ST目药大股东实控人“变来变去” 上市公司事前也不知情?
炒股就看,变来变去权威,目药专业,大股东实及时,控人全面,上市事前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公司
每经记者 许立波 每经实习编辑 杨夏
6月6日、知情7日两天,变来变去(SH600671,目药股价7.39元,大股东实市值9亿元)连续收到来自上交所的控人问询函,分别要求公司就2021年年报及近期的上市事前股东股权变动事项作出进一步说明。
据ST目药公告,公司2022年2月28日,知情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永新华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瑞)的变来变去股东发生变更,从永新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控股)和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韵)变更为深圳捷诚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诚科技)和青岛永信四季康养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信投资)。然而,半个月不到,永新华瑞股权再次变更,捷诚科技和永信投资分别将其持有的50%股权转让回永新华控股和永新华韵。两次变动后,永新华瑞的股东未发生变化。
6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目药证券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回复称,上市公司对于第一大股东永新华瑞的股权变动事项事前并不知情,也并不了解永新华瑞短期内两次变动股权的具体原因,“目前,我们正在组织人手和股东相关方联系,让他们说明(股权变更)相关情况。”
第一大股东股权两次变动
据悉,永新华瑞及一致行动人持有ST目药2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81%(其中,永新华瑞持有公司股份2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5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6月7日,ST目药公告称,前期,经公司查询,公司间接股东永新华控股及永新华韵分别将其持有永新华瑞的股权转让给捷诚科技及永信投资。
其中,首次股权变更发生于2022年2月28日,转让前,永新华控股持有永新华瑞40%股权,永新华韵持有永新华瑞60%股权;转让后,捷诚科技持有永新华瑞50%股权,永信投资持股永新华瑞50%股权,永新华瑞实际控制人由李永军、刘新军变更为张新龙、刘克燕。
后经ST目药自查发现,本次股权变动不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第74条的相关规定,即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得转让。
永新华控股发现错误操作后,在2022年3月9日进行了纠正并签订了转让协议,永新华控股受让捷诚科技50%股权;永新华韵受让永信投资50%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永新华瑞实际控制人由张新龙、刘克燕变更为李永军、刘新军。
ST目药在公告中称,永新华瑞股东两次变动,均由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与捷诚科技、永信投资相互转让股权所致。本次权益变动系公司间接股东发生变更,永新华瑞的股权变更未进行任何款项支付,两次变动后,永新华瑞的股东未发生变化。另外,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本次股权变更前后,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永新华瑞股东作出第二次股权变更,或许本意是想纠正其之前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行为,使持股结构恢复到2022年2月28日首次变更前,但经相关方自查,发现上述回转变更仍然存在错误。正确变更应是恢复到2月28日之前永新华控股持股永新华瑞40%股权、永新华韵持股永新华瑞60%股权比例,但相关方第二次股权变更却让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各持股50%。对此,相关方表示将尽快予以纠正。
ST目药在公告中解释称,其股东之所以作出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股权变更行为,系主管工商业务的行政负责人对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份股东、尤其是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间接股东的减持、变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熟悉,导致错误操作,不存在主观故意行为。
不过,上交所对此事依旧下发了问询函,ST目药被要求核实相关方短期内多次转让股权的具体原因,并说明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稳定,并补充披露相关股权转让协议的具体内容,包括交易作价、股份交割和资金安排等。
对于ST目药这两次股权变动的相关方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捷诚科技、永信投资,记者也按照其登记在企业工商年报上的联系方式拨打了电话,但均无人接听。此外,据启信宝数据显示,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捷诚科技三家登记的联系电话均为同一个。
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
除了近期股东股权变更惹出“乱子”,ST目药自身经营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下降28.82%;归母净利润亏损2980.14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583.6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4元。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5万元,同比下降33.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3万元。
在6月6日上交所发出的问询函中,ST目药被问及坏账计提是否充分等4个方面的问题。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被出具带保留事项的审计报告,原因是原控股股东及其附属企业、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资金共计6728.77万元,ST目药对此款项计提了1367.07万元坏账准备。公司被要求结合债权转让协议相关条款、原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偿还能力、诉讼进展等,补充披露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说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要求,是否存在计提不充分的情形。
此外,近年来ST目药资产负债率也是逐年攀升,2019~2021这三年分别为73.78%、78.91%、83.97%,期末货币资金余额2229万元,其中近一半被冻结,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1.08亿元,远高于货币资金余额,2020-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为负。上交所在问询函中也对ST目药的债务结构问题表示关注,要求公司结合资金占用偿还进展、债务期限结构、融资安排、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营运资金需求等因素,补充说明公司后续具体偿债计划和资金来源,以及是否具备足够债务偿付能力,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 ·亚马孙地区8月份火灾数量超3万起 达到12年来最高
- ·就在本周?苹果春季特别活动在即:iPhone 14要黄!
- ·美联储巴尔金:明年3月之前不会降息!机构连续减仓,黄金何去何从
- ·理文化工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1.57亿港元同比减少10.19%
- ·上市银行高管增持自家股票为哪般
- ·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牟取不正当利益,永保保险代理被罚款18万元
- ·一张球星卡最高卖百万美元,eBay盯上了国内收藏卡牌玩家
- ·日债收益率曲线中部明显抬升 投资者再迎全球央行超级周
- ·*ST星星两年虚增营收近47亿元 多名责任人或被终身市场禁入
- ·中金:维持百济神州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98港元
- ·贵州涉酒重大项目90%“染酱”,黔派浓香还有多少生存空间?
- ·长安汽车朱华荣:建议研究中端市场购车支持政策,更新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标准
- ·康芝药业:已启动委托子公司生产热炎宁颗粒相关准备工作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以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 ·期指增仓上行
- ·多家公司宣布终止!发生了什么?
- ·法媒:通胀飙升致火鸡太贵,有美国人过感恩节用炸鸡代替
- ·全国政协委员、三一重工董事长:未来要打造工业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全球样板
- ·多家公司宣布终止!发生了什么?
- ·美团网约车放弃自营打车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后续将减少投入
- ·北京:朝阳区为疫情高发区,要降低社会流动,非必要不出区
- ·滑雪登山世锦赛落幕 中国队三金收官
- ·ETF资产净值再创新高!资金入市积极,科技ETF获大幅加仓,20只主题指数ETF涨幅超过20%
-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4%,网易涨超6%,腾讯涨超5%,阿里涨近4%
- ·实现深刻转型,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北京亮出十年发展成绩单
-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建议对密室逃脱和剧本杀立法
- ·投洽会首设项目资本对接馆
- ·通策医疗重启收购和仁科技控制权归属受关注
- ·微软将ChatGPT整合到更多工具中:不用写代码就能开发应用
- ·因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迟报案件信息,烟台银行开发支行被罚款80万元
- ·前沿生物:雾化吸入用FB2001获批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后达利欧时代的改革?桥水推出防御性策略应对熊市到来
- ·携程2022全年净营收200亿元,四季度出境机酒增长超1倍
- ·《只为更好的养老》第2期 | 华商基金:幸福晚年老有所依
- ·12月加息50基点?美联储梅斯特:同意放缓步伐 但“刹车”还很远
- ·土耳其内政部长:该国强震已致境内45968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