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巨头警告:如何熬过明年寒冬才是真正的难题
欧洲大型油气公司的欧洲高管纷纷警告称,尽管今年冬天还有很多担忧存在,源年寒但人们真正应该担心的巨头警告是2023年的冬天。全球知名石油交易商Vitol的何熬首席执行官Russell Hardy警告称:“我们将面临难熬的冬季,之后的过明一年我们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冬季,因为2023年上半年欧洲可获得的冬才的难天然气产量可能远远低于2022年上半年。”
如今,真正全球经济正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欧洲冲击:俄乌冲突升级、石油、源年寒天然气和食品的巨头警告短缺以及高通货膨胀率,这些问题明年都有可能趋于恶化。何熬
人们的过明担忧集中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尤其是冬才的难欧洲。寒冷的真正天气,加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的欧洲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短缺,可能会颠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商业环境。
对于欧洲来说,明年寒冬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Russell Hardy表示:“因此,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后果,以及在这里讨论的所有关于生活成本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问题的预期,显然都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加以考虑。”
“今年冬天我们的状况相对乐观。但正如我们所说,问题不在今年冬天,在于下一个冬天,因为我们将彻底失去俄罗斯天然气。”意大利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埃尼石油(E.US)CEO Claudio Descalzi表示。
英国石油(BP.US)的首席执行官Bernard Looney在同一会议上表示同意,他表示:“能源价格正接近难以承受程度,一些群体已经将可支配收入的50%或更高用于能源消费。”
但是,欧洲国家通过提高天然气储存水平和政府支出计划来补贴人们的账单,欧洲可能能够在今年控制住这场能源危机。
Looney对此表示:“我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担心的是,下一个冬天在欧洲可能会更有挑战。”埃尼石油首席执行官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今年冬天,欧洲的天然气储备已超90%,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会出现严重短缺。
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前几个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然而到2023年冬天俄罗斯可能无法供应天然气。
埃尼石油CEO Claudio Descalzi 表示:“今年冬天,我们的状况还不错。”“但正如我们所说,问题不在今年冬天,问题在于下一个冬天,因为明年我们将得不到俄罗斯的天然气——意味着减少98%,或者什么也得不到。”
欧洲或将因能源问题陷入动荡局势
消费者能源支出等问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动荡——欧洲多个地区已经出现了中小规模的抗议活动。
分析人士警告称,德国和奥地利9月份爆发的反政府抗议活动,以及上周在捷克爆发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在捷克,家庭能源账单飙升了十倍,可能只是未来社会剧烈动荡的缩影。一些能源行业的高管对此观点表示赞同。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任何对加油站价格的冲击,或者像烹饪用的LPG这样简单的东西,都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他还表示,不断走强的美元和不断上涨的燃料价格对许多亚洲经济体构成了严重风险,亚洲地区人口众多,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规模。
能源公司巨额利润激起愤怒情绪
抗议者的大部分愤怒也指向了能源公司,随着消费者能源账单越来越高,能源公司的利润水平一直在创记录。对此,许多能源公司高管表示,这是一个市场供求问题,需要政府实施更有利于能源投资的政策。他们强调,近年来,随着各国政府推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这项投资 受到了冲击。
英国石油CEO Looney表示,世界必须面对“今天和明天的现实和实际问题”,他强调有必要“现在就投资于碳氢化合物,因为今天的能源系统就是碳氢化合物系统。”
许多政策制定者和机构仍在谴责使用化石燃料,并警告称,更大的危机是气候变化。今年6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放弃化石燃料融资,并称任何新的勘探资金都是“妄想”。
石油公司的高管们认为,这种做法根本不现实,如果各国政府希望经济和政治稳定,这种做法也不可取。
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承认,能源转型本身确实需要更大的关注度和投资规模,以避免明年及以后出现更大的危机,因为届时俄罗斯天然气对于欧洲的供应可能趋于零,而其他选择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埃尼石油CEO表示:“在欧洲,我们支付的能源成本至少是美国的6、7倍,甚至15倍。”“所以我们在欧洲所做的是,每个国家都提供激励补贴,试图降低工业和公民的能源成本。但是,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他问道。
“我不知道,但它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所有这些国家的债务都非常高。因此,他们必须找到一种结构性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构性的方式就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所说的,我们必须增加投资规模,加快能源过渡的速度,这是真的。”
“但是,”他补充称,“我们必须从技术角度理解,什么是负担得起的,什么是负担不起的。”
- ·最容易中签新股?年内首只券商新股来了,本周还有7只申购,多家是行业龙头
- ·四大品牌瞄准换电赛道 强强联手能否突破瓶颈
- ·浙商银行“极简报销”数智化升级 企业费控减负30%
- ·头部券商研究所核心团队大变动?紧急辟谣!
- ·韩媒:西方妖魔化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危及世界
- ·货拉拉司机临时取消订单,消费者计划被打乱造成损失,能向平台索赔吗?
- ·上海8月外贸额再创新高 前8个月同比增长4.8%
- ·腾讯申请注册多个微信优选商标
- ·惠民保再掀参保热潮 可持续发展直面三大痛点
- ·因个人原因被留置调查,沃森生物解聘董秘张荔
- ·英派瑞终止北交所IPO 保荐机构为财通证券
- ·福特成立独立公司运营中国电动车业务
- ·谷歌Pixel Fold折叠屏新爆料 配置亮眼 售价高达1.29万!
- ·全球独角兽遭遇“十年之痛”
- ·2022年中国企业家年会观察:国企更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 ·本周操盘攻略:中信建投称A股已跌出机会
- ·为了获得欧洲消费者青睐,中国汽车公司选择让全部车型去“撞”个好成绩
- ·坚决制止台独灰犀牛 中方向美阐述台湾问题严正立场
- ·定增39亿刚到手,就拿35亿买理财?公私募大佬争相参与募资
- ·四大行来了!建设银行获批筹建信消金公司,注册资本72亿元
- ·“大力神杯”东莞造!这家公司连续28年为世界杯供货,订单数量刷新高
- ·iPhone 14系列全系支持双频GPS?这两款机型都没有
- ·深圳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 ·“双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央企是怎么做的
- ·欧洲投资界高管看好中国: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期投资大好时机
- ·国家药监局:26批医疗器械不合规 涉及众邦康复器械、喜泰医疗、凡星光电、晶利尔、贝尔森影像、中联海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