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揭秘多起新型诈骗案例:有人接假流调电话被骗8万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6月20日,央行有人央行在其公众号揭秘了四种关于数字人民币的揭秘接假新型诈骗手段,包括假流调、多起电话假活动、新型假公安、诈骗假网站。案例
案例一:假流调
张某接到自称是流调某市防疫人员来电,对方称“疫情流调发现张某违反防疫规定,被骗涉嫌故意隐瞒风险区行程,央行有人已被通缉”,揭秘接假要求张某通过“资金核查”的多起电话方式核验身份信息。张某惊慌失措,新型与对方加了微信好友,诈骗安装了对方发来的案例木马软件,并在对方引导下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流调先将银行账户中8万元兑换为数字人民币,后将数字人民币转账至不法分子掌握的其他钱包中。后张某意识到不对劲,与当地疾控中心联系方知受骗。
央行表示,不法分子利用近期疫情防控热点和民众配合防疫的意愿设计诈骗圈套,让部分民众信以为真。真正的防疫人员绝对不会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您转账或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案例二:假活动
符某手机收到一条“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的短信,并附带了一个网址链接。由于前天在朋友圈看到“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登记”活动推文,便放松警惕点开了网址。随后,系统提示需要存入1万元方可体验数字人民币,符某根据页面提示转入资金,片刻后资金即被转走,符某方知受骗。
央行指出,不法分子利用民众对于数字人民币的热情与好奇心,设计伪冒登记网站骗取个人信息与资金。民众在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时需留意,不要进入来源不明的“活动链接”或“活动页面”,不要在来源不明的页面中填写任何个人信息或转账。
案例三:假公安
米某接到自称是市某管理局的来电,声称米某名下的手机号码曾发布违规信息,需要配合调查。对方报出米某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和银行卡号等信息,让米某深信不疑。
随后对方转接“市公安局”,声称米某涉嫌诈骗活动,需要其提供财力证明,并要求和米某进行手机屏幕共享。米某在对方指示下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将10万元银行存款充入数字人民币钱包,对方在屏慕共享过程中窃取米某的交易密码等信息,随后立即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将10万元资金分3笔转走,米某才惊觉受骗。
央行表示,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是不法分子的惯用手段,利用民众对于国家机关的信任和急干澄清事实的焦虑心理,诱导被骗人进行转账以“自证清白”。
实际上,真正的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或视频连线方式办理案件,也不会要求提供资金证明。凡是自称公检法并要求转账的都涉及诈骗。
案例四:假网站
朋友向王某推荐“央行数字币”交易网站,称“央行数字币”价格实时波动,用户可以线上交易“央行数字币”获利。王某登录网站后点击充值,显示“入金通道正在维护,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充值”,咨询客服被告知要将资金转入一个个人银行账户。张某起疑后致电银行询问,确认这是一个诈骗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间,请勿相信用数字人民币在交易所交易获利等诈骗信息。
央行称,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热点和部分民众贪利心态,设计虚假交易网站并伪造“利好行情”以骗取资金,被骗人充值后则永远无法提现。真正的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间。(完)
- ·外媒:南非总统敦促富国出钱帮穷国应对气候变化
- ·巨丰投顾:权重股重挫 指数再次杀跌 市场赶底中?
- ·博鳌亚洲论坛报告:RCEP将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降低进出口成本
- ·拿到版号的游戏就是“精品”吗?近三分之一公司官网打不开或业务已变更
- ·上市银行“含AI率”提升 科技赋能持续加码
- ·武汉同济医院被罚5900余万:串换虚记骨科高值医用耗材骗保2300余万
-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证监会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
- ·达索系统许善淞:实现碳中和需做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转型
- ·微博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
- ·武汉同济医院因骗保被罚款近6000万 国家医保局通报专项飞行检查情况
- ·湖南出大招,大专及以上就业人员可即时申报落户长沙,享购房资格
- ·火速官宣加盟新东家,黄小薏出任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 ·11连板“妖股”一字跌停,热门股集体跳水!保险、银行力挺大盘,中字头个股飙升,中国联通涨停…
- ·外交部:韩正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
- ·外贸新形势下,广东商家出口韧性如何保持?
- ·八大机构策略:底背离已经开始显现 报复性反弹随时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