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乘客家属遭遇网暴?!更多人活在霸凌的阴霾下
文|新浪科技 十一
编辑|韩大鹏
东航MU5735坠机事故搜寻行动正在进行。坠机遭遇除了现场搜寻,乘客对失事飞机乘客家属的家属心理安抚,是网暴另一项“救援”——截至上周五,应急处置指挥部已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更多
但是人活,有部分乘客家属因接受了媒体采访或在网络上发布悼念亲人的霸凌信息,而遭受到了网友的霾下“攻击”。一位乘客家属透露,坠机遭遇报道刊发后,乘客他遭到一些网友质疑“不够悲伤”。家属该家属表示,网暴看到这些“攻击性”留言后,更多他的人活心情大受影响,不仅对他的霸凌心理造成了巨大伤害,也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家庭关系。
…………
网络暴力,已达到不得不打击的地步!
新浪科技在某社区平台上发现,关于讲述自己被网暴遭遇的内容有9000多条,有上万粉丝的博主、也有个位数粉丝的普通人。这样的内容在其他社交媒体内也是不胜枚举。
当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能立案尽量立案等建议后,大家叫好声一片。
网暴这种风气,变成了人人诛之的“恶势力”。但网暴的复杂和难以界定,让普通人面对网络攻击时束手无策。随着网络环境监管的进一步收紧,这种网络“恶势力”现象该如何得到遏制?
网暴就在你我的身边
丽丽在某内容社区分享了一组自己拍摄的写真,第二天醒来后发现多了很多赞和评论,她还欣喜地以为自己的帖子爆了,但是点进去一看,网友的言语间却是充满了对自己相貌的尖酸刻薄的评价。
小玉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了一条关于“男朋友手机App使用时长”的短视频,原本是一则搞笑的内容,却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谴责,指责她过分、侵犯隐私。对于这“骂声中的流量”小玉表示不用在意就好了。
但是很多人却不一定能有这样的乐观心态,只能遭受着网暴的困扰。
网络暴力的问题由来已久,过去是明星等社会公众人物饱受困扰,如今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网络暴力这种社会霸凌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普通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生活方式、想法观点,也会被攻击。
上网门槛的降低,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在网络上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这些意见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也会被评价,因为不了解和理解,中间必然会存在很多的误解。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网络暴力现象不断出现,其实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过去很多没有途径、渠道在公共空间表达意见的“沉默”群体,现在也开始有机会表达,这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应在发展中解决。
“网暴的形成很难完全追溯和充分定性,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因为网民情绪的点燃、传递和被利用、被操纵,在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具体怎么追溯、定性还需要长期探讨和解决。”他表示。
负面评价or人身攻击?
有人因为评价了一句明星,就被其粉丝追着骂,不过这种饭圈意义上的网暴,可能只是一个偶发性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会对个别个人造成比较大的情感伤害,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不会走向极端。
而一些由幕后推手策划的网暴事件,比如营销号、大V一窝蜂发布煽动情绪带节奏的信息、有失偏颇的观点,同时安排水军制造热度,就导致事情愈演愈烈,面对重重迷雾,普通网民也很难保持客观理性,受从众心理受引导,无意中便加入了网暴行业。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王静律师告诉新浪科技,网络暴力存在故意施暴者和被引导施暴者。故意施暴者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恶意散步信息,并躲在屏幕后操控事态发展。
对于被引导施暴者来说,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人们的责任意识,在受到某一信息刺激的时候,更容易情绪化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处于非理性状态,在讨论过程中,很多网民自认为维护正义,最终行为远远超出了正义的底线,导致事情的发展趋势难以控制。
网络信息传播快,消息内容散布范围广,一旦发布到网络上的信息,即便在源头删除,信息内容本身无法根除,人们对被施暴者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很难消除。而对被网暴者来说,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很难弥补的,有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社交障碍等。
当我们在网络媒体上随意的情绪化发泄,可能会造成当事人“社会性死亡”,或自杀等极端行为。前不久的刘学洲事件、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以及更多的普通人只是在自己的账号上发了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被攻击,正在制造更多的悲剧。
不过,目前,网络暴力导致的损失不好界定,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举证困难;网络暴力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目前是比较低的,这与损害程度不好界定也有关。
另一方面,负面评价和网暴的言论边界在哪里?往往受个人感受和立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网暴这个词被大家用烂了,有时候负面评价就被认为是网暴,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对某件事某个人必须抱有正面态度。”一位网友表示,负面评价不都是网暴,普通人是有对部分事实发表评论的权利的,当然不能人身攻击。
难判定之下,如何追责?
网络平台的发展给了人们自由表达的机会,但网暴成本低,受害者维权又处处艰辛,时间金钱精神投入巨大,身心俱疲。
那么,网络暴力行为如何追责?
这中间存在诸多困难。首先,“暴力”是一种行为,一种可能导致人们受到一定的伤害的行为。而“网络暴力”只是把这种行为的实施地点改到了网络上,也就是在网络上实施可能导致他人受到伤害的行为。
王静律师认为,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的行为,就可以称之为“网络暴力“,而非以被网暴者受到的伤害程度来评判。
那么,什么形式的行为,能够在网络上对人们造成可能的伤害呢?“那就是发表带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的信息,其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利用社会事件任何挑动网民对立,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都属于网络暴力。”王静律师表示。
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立案登记”制度,只要符合立案条件,立案不应该存在困难。
从诉讼效果来说,打官司一定要有证据。但网络暴力的行为地点在网络,网络是一个开放性领域,由于网民众多,且很多平台并不需要实名,因此,“施暴者”的信息很难掌握,只能依靠平台力量,或者根本找不到信息发布源头。
“从证据角度讲,信息发布者、平台可以对信息进行删减、更改,这样就导致证据的不稳定;想要证明网络暴力的传播范围,也需要大量的取证,无论是取证过程的时间成本、公证等的经济成本,都是维权者需要付出的。”王静律师表示。
这就要加强平台管理,对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期人民日报也发文评论,指出平台要压实责任,给网络暴力行为亮红牌。
实际上,过去一段时间,各个平台及时的响应、果断的举措,纷纷对与网络暴力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了拦截清理,对存在互撕谩骂、煽动对立、谣言诋毁行为的账号予以禁言或封禁等处置。不过,网暴内容的处理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孙佳山就表示,网暴问题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不只局限在我国一国范围,在这个领域我们也确实也没有经验和先例可以依据,需要全社会一起摸索和解决。而鉴于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和人口基数,我国对于网暴问题的治理,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也有足够的示范意义。
我国近年一直在努力规范网络环境,除了关于侵权方面的法律外,还有规范网络运营者的规定,特别是针对网络暴力出台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开展“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至于普通人遇到网络暴力该怎么办?王静律师建议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而不是以暴制暴:首先要固定证据,保留原始载体。如原始载体无法保存的,一定要及时做公证。
其次,及时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法院进行投诉、举报、起诉。防止信息扩散、及时保护自己的权益。
- ·三大航称有望继续恢复增加国际航班,并对国际票价下滑作回应
- ·深交所债市助力国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2022年已累计支持国企发行债券和ABS超5200亿元
- ·《机动车维修保养预付卡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实施 消费者7日内可解除未使用汽修保养预付卡
- ·德斯控股公布将于10月19日上午复牌
- ·业绩承压 美吉姆如何借利好政策再出发
- ·特斯拉第三季度业绩响警报?需求问题成关注焦点
- ·加皇资本市场分析师:随着日元逼近1美元兑150 干预几率正在上升
- ·机构称英国首相若换人英镑有望续涨,未来两周或升至1.15-1.17!
- ·北京:11月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乘公共交通查48小时核酸!环京通勤注意
- ·突发!美股盘中大跳水,拜登出手,油价崩了!天然气也崩了!
- ·英伟达因“取错名”停止售卖RTX 4080 12GB,下半年30系显卡价格大跳水
- ·三星美国得州新晶圆代工厂支出计划面临推迟
- ·N型光伏商业化元年轰轰烈烈 TOPCon电池率先突围
- ·打新早报:怡和嘉业、泓博医药今日申购,估值高于同行
- ·舆论要求日央行行长立即辞职 黑田东彦:不辞职
- ·李宁:第三季度整个平台零售流水按年录得10%-20%中段增长
- ·阿根廷足协粉丝代币ARG币大跌逾20%
- ·美国总统拜登启动生物安全防御计划以应对生物威胁
- ·劲牌加码抖音电商 保健酒能否借直播破局
- ·“送”技术给伊朗后,美国又挥起制裁大棒了!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
- ·行业风向标:政策目标明确,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正提速,产业链核心企业望受益
- ·李家超:成立全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
- ·中成药胃药销量榜:医院端华润三九、全安药业排名降,药店端步长制药、京新药业排名降,天士力医院药店双降
- ·哈尔滨发布第74号公告:除民生基础保障类经营场所外其他营业场所暂停营业
- ·8名董监高参与“1元”员工持股计划,通源石油回复质疑后股价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