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融业增加值10年来年均增长11.4% 银行机构数量中西部领先
10月13日,重庆重庆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金融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金融加值均增对十年来重庆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盘点。业增《报告》显示,年年十年来,行机西部重庆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构数金融总量持续扩大。量中领先2021年,重庆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2459.8亿元,金融加值均增是业增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1.4%,年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行机西部8.8%,比2012年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构数
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全市银行机构数量中西部领先
《报告》显示,量中领先十年来,重庆重庆金融业传统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银行机构数量中西部领先,证券和保险机构蓬勃发展。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法人及市级分行类银行机构114家,比2012年增加34家,数量居中西部前列,其中包括15家外资分行,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各级支行2369家,比2012年增加25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齐聚巴渝,村镇银行覆盖全市各区县(除渝中区外),重庆富民银行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家民营银行。全市共有证券机构共计258家,是2012年的2.2倍;全市共有保险机构1377家,比2012年增加290家。
十年来,重庆金融业新兴市场业态也在不断丰富创新。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股权投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等13类创新型机构1290家。
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全国性交易场所已落地重庆。国际业务运营中心、建行跨境金融服务中心、交行离岸业务中心、离岸金融中心、上海保险交易所西部中心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功能性金融机构相继落户,全市金融要素集聚更具特色。同时,全市要素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全市已建成要素市场12家,全年实现交易规模8.6万亿元。
金融总量持续扩大
全市人均住户存款年均增长8.5%
《报告》称,十年来,重庆金融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股票发行量、证券交易额、保费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长较快,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存贷款余额方面,2021年,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达4.59万亿元,是2012年的2.4倍,年均增长10%。按常住人口计算,2021年全市人均住户存款为69231元,是2012年人均存款的2.1倍,年均增长8.5%。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4.6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年均增长13%。
2012-2021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及增速(单位:亿元,%)证券业市场方面,资本市场主体增加,证券交易规模扩大。
截至2021年底,全市辖区境内上市公司总计63家,比2012年增加26家,其中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上市的数量分别为31、30、2家,比2012年分别增加12、1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14万亿元,是2012年的5.2倍。2021年全市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数1178万户,是2012年的5.9倍,年均增长21.9%,证券交易金额14.21万亿元,是2012年的14.4倍,年均增长34.5%。全市区域性股权市场不断扩容,截至2021年底,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托管企业数量达1994家,同比增加106家。2021年,全市辖区内公司股票发行量960亿股,是2012年的3.3倍,股票筹资额173亿元,是2012年5.8倍。
2012年-2021年全市上市公司个数及股本金额(单位:亿元,个)保险业市场方面,2021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969.53亿元,是2012年的2.9倍,年均增长12.7%。全市保险赔付支出305.61亿元,是2012年的3.3倍,年均增长14.3%。全市保险密度23018.06元,是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长11.7%,保险深度33.47%,比2012年提高0.62个百分点。
金融服务提能增效
2021年底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939.1亿元
《报告》还显示,十年来,重庆金融服务提能增效,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实现量质双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持续扩面推广、助推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服务普惠小微能力持续增强。
2021年,全市1907家企业发生了人民币跨境实际收付,是2012年的4.7倍,年均增长18.8%,实际收付金额达1941.9亿元,是2012年的3.1倍,年均增长13.4%,结算量居中西部前列。2021年,全市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比2020年多16个国家,累计收付结算量397.3亿元,同比增长14.3%。
截至2021年底,全市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800亿元,同比增长35.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3.6个百分点;全年发行绿色债券406.5亿元,增长53.7%,其中,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发行人和发行规模同比实现“双倍增”,全市银行间市场“碳中和”主题债券占绿色债券比重近50%。
十年来,全市货币政策工具不断优化,服务普惠小微能力持续增强,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
2021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57.4万户、1060.4亿元,新发放户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2.8%、83.8%。截至2021年底,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939.1亿元,同比增长30.7%,比全国增速高3.4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4.4%、29.3%。2021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向实体经济注入726亿元低成本资金,同比增长62%,惠及市场主体16.3万户。全国首批权益出资型票据、西部科学城(重庆)设立以来首单双创债务融资工具已落地,支持创新创业和民营小微企业再添新渠道。
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25亿元,环比增长0.6%
- ·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为9.5亿-11亿元,顺丰继续翻盘
- ·辽宁省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重启 多渠道资本补充吹来“暖风”
- ·多家物企宣布高分红派息!这些细分领域,正成为利润增长新赛道
-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今日启幕
- ·微软新款Xbox Series主机曝光:处理器变更强了
- ·星巴克回应系统故障:正全力抢修,App、微信小程序和优惠券暂无法使用
- ·复旦大学:一直电话与相关老先生保持联系,将进一步帮助解决困难
- ·北京:24日起,进入市属公园、国家植物园须持48小时核酸证明
- ·与时间赛跑,方舱速度背后的建设军团
- ·多部门发文:在消费和中转较大城市建销地冷链集配中心
- ·美国生物实验室乱象引发广泛质疑!俄官员:美十年间向乌生物项目拨款超15亿美元
- ·马斯克继续大裁员:推特最快周一裁减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
- ·南华研究晨会纪要:社融超预期 螺纹成本支撑较强
- ·星巴克回应APP故障:系统正在修复
- ·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 我国上市公司“基本盘”地位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