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在劫难逃”!外媒:俄乌冲突致国际科研机构停止与俄许多合作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赵风英】面对战争,在劫难逃科学也在劫难逃!科学科研据黎巴嫩《东方日报》27日报道,界外机构尽管科学本应以和平的媒俄名义超越冲突,但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科研机构停止与莫斯科的乌冲许多合作,令人遗憾。突致停止
法新社27日称,国际俄乌冲突的俄许第一个科学界受害者是原定于今秋使用俄罗斯火箭的火星探索计划ExoMars,现已被推迟至少两年。多合对欧洲和俄罗斯的在劫难逃数千名科学家来说,这是科学科研一场灾难,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科学无国界的界外机构驱动下建立一个开放的全球社区,且刚刚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元气”。媒俄俄罗斯空间研究所行星学家奥列格·科拉伯洛夫特别以科学和国际联系之名呼吁维持该火星任务,乌冲不要舍弃俄罗斯和西方科学家之间的突致停止历史友谊。
俄裔美国人鲍里斯是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和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在莫斯科成立了认知科学中心。他常去俄罗斯讲学,他的学生则前往欧洲各地的实验室开展科研。眼下他只能感叹“一切都崩溃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委员会成员丹古斯勒本表示,人们错误地认为“科研人员真空般活在象牙塔内”,但科学与社会紧密交织在一起。
当代研究非常国际化,跨国界的学者社区代表了全球范围内的数百万人。所以在发生国际冲突时,科学界首当其冲,因为科学的本质正是交流。科学因为战争止步甚至倒退的情况在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均有先例。比如,一战爆发后的第一周,93名德国科学家选择力挺德国,导致信息交流切断,很多科研项目被迫中止。当时德国科研几乎全部服务于军事,包括爱因斯坦等犹太裔科学家不得不逃亡国外。直到二战结束,科学交流才重新走上正轨,而德国科学家长时间遭到排斥。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航天局、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欧洲核子研究组织、麻省理工学院等享有盛名的科研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不过,因担心俄乌战事持续,7000名在俄外国科学家于本月签署了停战呼吁书。而牛津、哈佛等高校的教授24日也在《科学》期刊联名呼吁“不要抛弃俄罗斯同行”。
- ·喜相逢年均营收10亿净利仅2000万毛利率波动 负债率70%涉司法案件超2000起畸高
- ·楼市十年:商品房均价达万元,翻了1.7倍,“房住不炒”成主基调
- ·外盘头条:美联储料将围绕加息100基点展开激烈讨论 金价跌至逾两年新低 前IMF首席称美国正处于生产力衰退期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较周三纽约尾盘跌401个基点至7.0131
- ·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理想“爆冷”仅交付4571量,AITO问界系列首破万辆
- ·种植牙集采国产植体以小博大
- ·纽约中央公园大厦顶层豪宅挂牌价2.5亿美元,有望成美国史上最贵住宅
- ·椰子市场多元创新 细分赛道急速扩容
- ·“贷款中介”出没!官方提醒:认清违规转贷隐藏风险
- ·执着于人民币汇率“破7”无意义
- ·万科最新宣布:郁亮等高管自愿取消增持价格上限!8月以来股价已上涨逾20%
- ·博菲电气IPO依赖大客户的日子越过越苦,风险提示的脸皮却有点厚
- ·人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次?平台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 ·农民交住房公积金,这事行得通吗?
- ·全球金融环境达50年来最紧!世行:2023年衰退恐在所难免
- ·网红盐是“智商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