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业“鲜立方”战略实效凸显,第三季度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长
转自:中国网财经 10月30日晚间,鲜立方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新乳效凸显第报告显示,业战新乳业第三季度营收、略实利润利润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季度其中营业收入达27亿,收入双位数增同比提升15.68%,鲜立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新乳效凸显第净利润1.21亿,同比增长10.19%。业战面对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及疫情不确定因素等多重考验,略实利润新乳业有力推进“鲜立方”战略,季度在保持快速稳健增长的收入双位数增同时,高质量发展的鲜立方活力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持续领跑大盘 新品表现突出 报告显示,新乳效凸显第受益于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营养健康的业战重视,新乳业作为“新鲜”乳品代表品牌,旗下鲜奶品类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今年1-9月,新乳业鲜奶在全国市场的市占率增加1.3%,进一步夯实了其在国内新鲜乳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领跑“新鲜”大盘的基础上,新乳业不断开展产品创新,打造了“24 小时”鲜奶系列、“今日鲜奶铺”国潮鲜奶系列等产品,报告期内推出24小时限定娟姗乳等创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作为国内首款以时间定义新鲜的乳品,新乳业旗下的24小时鲜牛乳一直以只卖上市当天的新鲜体验深受消费者喜爱。24小时限定娟姗乳在延续24小时品牌的“极”质新鲜基因的同时,优选仅占奶牛保有总量1%的珍稀娟姗牛,实现“珍贵奶源”+“极”质新鲜的限定组合,为消费者带来“限定品种、限定数量、限定时间、限定营养、限定品质、限定美味”的全新体验。 据悉,24小时限定娟姗乳采用国家优质乳工程标准的特优级奶源以及领先的72℃、15秒低温巴氏杀菌工艺,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5种活性营养物质,其中免疫球蛋白达到了普通鲜奶产品的25倍,同时原生优质乳蛋白达到4.2g/100mL,一经上市就受到广大用户青睐。 财报显示,新品业务已成为新乳业第三季度增长重要来源,新品业务贡献保持双位数,表现亮眼。 管理效益提升 盈利能力增强 在业务结构改善与拓展的同时,新乳业苦练内功,通过数字化变革升级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益,管理费用率、现金周转期都等主要指标都持续向好,推动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作为国内最早开启数字化转型的乳企之一,新乳业今年以来陆续部署“灯塔项目群”等多项数字化升级。在新乳业成都工厂启动的MES项目,可通过工单驱动和系统整合,建立生产要素全在线的标准精益化平台,让生产运行管理更加透明,协同更为高效,生产绩效显著提升。 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新乳业重点打造“鲜活源”项目,实现业内首款动态追溯乳制品的平台。“鲜活源”基于研产销实体业务,在价值链上取得食品安全管理的突破性应用,目前,澳特兰有机纯牛奶、部分地区的24小时黄金营养乳等产品已实现一物一码扫码追溯,形成从生乳、辅料包材到成品及销售的全程正反向追溯。 在消费者沟通方面,新乳业也以创新思维探索多样玩法,提升互动效率。在今年第三届鲜奶节期间,新乳业在成都、合肥、昆明、青岛等全国多个城市开展“极鲜”联动,通过多媒体投放、线下极鲜探索营派对等多样化趣味互动,将“极质新鲜”的产品差异化与用户进行深入沟通,进一步增强了24小时鲜牛奶的品牌记忆点和传播力。 践行产业责任 共创ESG价值 在后疫情时代,企业践行ESG(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乳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承担产业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上下游稳经营,探索践行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持续推动社会价值共创。 为帮助合作伙伴稳定经营、度过难关,新乳业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公司助力上游牧场进行奶源消化,仅今年1-9月就调节消化奶源近15000吨,有力支撑了上游合作伙伴的生产运营。同时,新乳业还通过供应链金融,以自有资金和引入外部机构资金,对上下游中小企业予以扶持,帮助其改善资金周转困难,践行协同共赢的乳业生态圈。 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课题,新乳业一直在探索降碳、减碳直至实现零碳的解决方案,在上游循环农业、中游绿色加工、下游产品环保低碳包装应用,以及消费者“奶盒回收”和“低碳生活模式”沟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对农业碳排放重要来源之一的畜牧业,新乳业先后与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市监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碳中和”顶尖科研团队合作,制定“零碳乳业”行动计划,打造乳业绿色发展样本。 “从乳业发展大盘等综合来看,深耕于低温新鲜领域的乳品品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有利的发展条件。”业内专家表示,以“新鲜”为核心价值的新乳业,有望充分抓住这一产业机遇,贯彻落实其“鲜立方”战略,持续开展产品创新、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三年倍增,五年力争进入全球乳业领先行列”的发展目标。 (以上图片为新乳业提供,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百度:今年9月,百度App的MAU达6.34亿,同比增长5%
- 瑞典首相将于11月7日至8日访问土耳其
- 13家北京老字号企业 亮相上海进博会
- 教育部发布两万余个供需对接就业项目
- 世界杯赛场内外:“浙江队”表现几何?
- 助企纾困措施不断发力,“真金白银”成效几何?
- 民熙科技粮食智能监管仓已超70个 仓储面积超30万平方米
- 爱迪特“高成长”代价:主营产品“以价换量”,IPO前大股东套现离场
- 同方全球人寿股权生变 中方股东拟出清全部股权还债
- 证券行业股权质押逐步排雷 券商向麦趣尔提起诉讼
- 技术优势叠加规模优势,我国汽车出口火热势头有哪些挑战?
- 歌尔股份境外某大客户暂停生产一产品,或影响营收33亿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投资人苦恼基金经理“买啥亏了钱?”,需求方对信披透明度考量不一
- 期待自动驾驶立法加速
- 广东海上风电:乘“风”破“浪”上“网”来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证实台积电将在美设3纳米晶圆厂
-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评结果发布
- 经济日报刊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面临的机遇挑战
- 黄金概念股异动!黄金品牌商积极备战“双11”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