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贵人寿首次增资补血茅台集团稳坐大股东
文/每日财报 何嫱 随着偿二代政策的华贵实施,险企普遍出现了偿付能力下滑的人寿局面。依靠内部盈利短时间内难以扭转,首次不少险企选择外部“输血”,增资如增资、补血减持套现、茅台发债补充资本等快捷方式。集团 近期,稳坐华贵人寿发布关于变更注册资本的大股东公告,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华贵作为第二大股东的人寿茅台集团出手阔绰,拟出资4.7亿元,首次顶格增持股权至33.33%,增资成为华贵人寿第一大股东。补血 增资的茅台背后,是华贵人寿近些年业绩的持续亏损,人事变动频率也令外界惊讶。今年,其又能否获得基本面的改观呢? 股权结构变更 去年12月中旬,华贵人寿就召开了2022年第3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华贵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增加注册资本金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20亿元,股份总数由10亿股增加至20亿股,即新增注册资本金10亿元,对应新增股份10亿股。 本次,增加的注册资本金由茅台集团出资人民币4.7亿元,认购4.67亿股股份。增资完成后,茅台集团持股比例由此前的20%升至33.33%,一跃成为华贵人寿第一大股东,达到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 而还有新进股东黔晟国资的持股比例将达19.17%,拟成为华贵人寿第二大股东;此前的第一大股东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拟由原先的21%降至10.5%,退至第三大股东;华康保险和此次的新进股东嘉鑫辉煌为公司将并列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7.5%。 此次,变更注册资本事项待中国银保监会贵州监管局批准后生效。而这也是华贵人寿成立以来首次发布增资“补血”议案。增资后,华贵人寿的股东数也将由此前的10家增至12家。 对于茅台集团,其实自华贵人寿成立之初就由其担任第一大股东。因2021年贵州金控获批受让贵州贵安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所持华贵人寿11%股权后,贵州金控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茅台集团才被动退居二线。这次茅台顶格增持,也体现出其重拾股东第一把交椅的决心。 业绩持续亏损 华贵人寿成立于2017年2月,是贵州省第一家本土保险法人机构。经营范围涵盖普通型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等。 在成立的前四年,华贵人寿业务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华贵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24亿元、6.47亿元、10.91亿元、20.13亿元,分别亏损0.78亿元、1.2亿元、0.79亿元、0.68亿元,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 一直以来,华贵人寿都将自身定义为互联网平台的保险公司。2021年11月,华贵人寿董事长汪振武也曾公开表示,目前公司的产品线只做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两类险种,只专注做经代、网代和银代渠道。作为中小保险公司,未来也没有太大的网点规划和布局。 可自2021年《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落地后,互联网人身险格局生变。对于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产品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对人身险产品的经营门槛、产品范围及费用控制等都有了更为严格的界定,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产品的经营成本提高。 2021年,华贵人寿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31亿元。但2022年前三季度,又再度陷入亏损,累计净亏损达1.86亿元。也就是说,从2017年成立至2022年前三季度,不到6年时间,华贵人寿已亏损5亿元。 业绩不佳的同时,华贵人寿的偿付能力承压严重。自“偿二代”二期规则执行以来,华贵人寿的偿付能力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 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末,其综合偿付能力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62.2%;至今年三季度末,该两项数据已分别下滑至124.06%和106.48%,这也是推动增资的最核心因素。 高管频繁变更 较为频繁的人事变更,也持续影响着华贵人寿。 仅2021年6月,华贵人寿就有潘登勇、柯珺、吴志军等12位董监高人员新进,又有黄冬梅、陈彬、汪骏飞等7位董监高成员离开。2020年11月,亦有数位董监高人员进出。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仅几年时间,华贵人寿总经理一职就已经有过三次变更。2016年6月,华贵人寿获批筹建之际,拟任该司总经理的是薛向刚。但2018年三季度,薛向刚就离职了。同年10月起,刘卫平开始担任华贵人寿总经理,全面负责该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在任职一年多后,刘卫平又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此后由董事长汪振武代行公司总经理职权。 直到2020年6月,罗振华开始担任华贵人寿临时负责人。据华贵人寿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自2020年10月起,罗振华开始担任该司总经理。在此之前,罗振华曾历任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总公司办公室总经理、福建分公司总经理,中法人寿副总裁等职务。 毫无疑问,频繁更换高管的背后,必然是来自发展方面的压力。此次增资,也是短暂的治标不治本,改善内部经营结构才是核心。如今,还没能走出亏损局面的华贵人寿,要想实现此前“六年盈、八年平、九年上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恐怕不会轻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
- 热门中概股周一收盘大涨 叮咚买菜涨超28% 爱奇艺、B站涨超16%
- 奥地利不考虑对俄天然气实行进口禁令
- 法国取消星链计划两个频段使用许可
- 世界杯烧钱,但FIFA永赚
- 俄罗斯从克里米亚发射超音速导弹 摧毁乌克兰燃料库
- AMD重回并购市场,计划19亿美元收购芯片创企Pensando
- 重磅!金融稳定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拟由国务院金融委统筹管理
- 房企重返大本营
- 信托一季度调研名单曝光:近300家上市公司获青睐 银行、汽车行业受宠度提高
- 史诗级镍逼空后 摩根大通评估大宗商品风险敞口
- 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安康,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孙春兰在沪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一财社论: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估值体系重构
- 卢布支付债券息票被拒 克宫回应:人为造成的违约是可能的
- 美东汽车37亿收购追星汽车背后: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掀起并购潮?
- 疫情阻滞旅游业复苏 加拿大今年1月整体旅游活动回落
- 美媒:马斯克对推特员工表示已结束裁员,正寻求招入更多工程师
- 数字人民币23地试点同步推进 参与机构积极响应:新地区福利来袭+微信支付支持直连
- 国台办:美方应立即纠正对台售武的错误行径 停止在涉台问题上玩火
- 俄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因病去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