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高开低走 建议农户适时销售
转自:农民日报
9月中旬,大豆低走黑龙江早熟品种收获上市,价格建议较去年提前约一周,高开贸易商毛粮(未过筛大豆)开秤收购价每斤2.95—3.15元,农户较去年开秤价每斤高0.2—0.25元,销售之后随着上市量增加,大豆低走价格持续走低,价格建议10月底每斤为2.7—2.8元,高开11月份以来大豆收购价格稳中偏弱,农户低于去年同期。销售
这与今年大豆生产规模扩大和蛋白含量不无关系。大豆低走由于政策支持大豆和油料生产,价格建议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高开扩大和大豆补贴差额,农户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高。销售预计2022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1500万亩,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2200万亩以上;东北三省一区扩种面积占70%以上,其中黑龙江扩种面积超过1000万亩,超额完成任务,大豆产量将再创新高。但是今年黑龙江大豆蛋白含量跨度广,高蛋白大豆占比不及去年,颗粒普遍小于去年。
新豆价格高开低走
国储入市价格止跌企稳
据观察,今年新豆价格呈现高开低走走势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新豆上市初期,陈豆价格高位运行,新豆延续陈豆价格,开秤价高于上年;二是随着集中大量上市,大豆增产基本确定,收购主体对新季大豆期望较高,但质量不及预期;三是国储大豆拍卖成交均价不断下调,最高时6215元/吨(8月2日),最低5845元/吨(10月28日),近期成交均价稳定在每吨5800元到5900元之间;四是期现联动性增强,新豆集中上市后,期货市场上豆一主力合约一路下跌,从6051元/吨下跌到5500元/吨盘整,也给现货市场主体提供了定价参考。
10月19日,中储粮北安、绥棱、敦化、嫩江开始收购新季国产大豆,按照蛋白含量差异化定价收购,价格每斤2.8—3元,国储入市收购给现货市场带来了利好提振,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止跌企稳,近期中储粮呼伦贝尔直属库兴安分公司等下调收购价格,大杨树直属库也下调挂牌收购价,新豆价格承压弱势运行,优质优价特征进一步显现。
供需双方僵持博弈
东北大豆购销旺季不旺
受新豆价格走弱、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加上今年下游食用需求总体偏弱,收购方心态普遍谨慎,加工企业多随用随采,随收随走。截至11月7日,黑龙江全省62家重点企业收购大豆21.5万吨,收购量同比下降23%。今年国储大豆拍卖呈现拍卖频率高、成交量低的特点。截至11月1日,全年国储累计拍卖212万吨,实际成交51万吨,成交率仅23.8%。
由于今年大豆种植成本增加较多,农户对新季大豆收购价预期较高,价格回落后,惜售心理有所增强。综合典型种植户反映,由于地租、种子、化肥、农药等有不同程度上涨,今年黑龙江部分主产区大豆亩均成本800—1100元左右,较去年增加约200元,内蒙古亩均成本1000元左右,较上年增加约250元,农户普遍预期收购价格每斤3元左右,与贸易商预期价格有较大差距。尽管中央储备轮换收购已经启动,对稳定市场预期有一定引导作用,但受制于各地疫情频发,大豆购销总体较为清淡,进度偏慢,市场各方多处于观望僵持博弈阶段。
保障农户种粮收益
多措并举夯实增产根基
从保护农民的种粮收益和保障明年大豆稳产增产角度出发,一是建议中储粮拍卖和收购价格不再调低,加大轮入力度,发挥好对市场购销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指导各地和企业开展大豆市场化收购,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大豆平稳有序收购。二是建议各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粮食购销,协调好相关部门保障粮食购销车辆正常通行,引导农户适时出售,将预期收益尽早落袋为安。三是建议各地政府合理控制地租的涨幅,避免地租无序上涨增加种粮成本,继续增加大豆生产者补贴,完善储加销一体化政策,加大新型经营主体融资、保险等政策支持,多措并举夯实大豆稳产增产根基。
- ·工人日报:网暴苦难中的“孤勇者”于心何忍
- ·新一期券商“白名单”发布!财信、广发、兴业首次入围,海通、东方继续“缺席”
- ·面对通胀+加息双重打击 加拿大金属和矿业股吐回2022年涨幅
- ·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两宗罪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被罚90万元
- ·乌克兰南部大反攻,真的开始了?
- ·外媒:伦敦污水样本检测出小儿麻痹症病毒
- ·国际油价趋势性“反转”?市场分歧较大
-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保障锂辉石材料供应 康隆达高溢价收购泰安欣昌100%财产份额
- ·租赁市场强监管 北京量身定制“紧箍咒”
- ·最高100W输出 realme GT2大师探索版通过3C认证
- ·别让付费内推给就业“帮倒忙”
- ·经济日报:油价每升超10元意味着什么?
- ·基辅市长:基辅可能因断电面临“二战以来最糟糕冬天”,最坏情况是……
- ·首日上涨6.29%,北交所第100家公司来了!后续如何打新,业内人士这样看
- ·环球时报社评 :G7峰会应该认真读一读《北京宣言》
- ·美驻俄使馆新地址:“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广场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