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央行、银保监会再发声,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
11月21日,保交楼人民银行、推动头雁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工作国性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加快监 会议要求,落实人民银行、央行银保银行银保监会、再发作用各商业银行要全力做好稳投资促消费保民生各项金融服务,声全商业加大对重点领域、发挥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保交楼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推动头雁 值得注意的工作国性是,11月21日当天,加快监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落实其中1年期LPR为3.65%,央行银保银行5年期以上LPR为4.3%,与上月保持一致。 专家认为,本次会议与央行近期操作反映出当下货币信贷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助力宽信用,而非提高流动性市场水位。基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是主要的信用载体,以有效拉动中长期经济内生增长潜力。本次会议明确了商业银行在后续将加大对房地产融资尤其是对“保交楼”工作的支持,填补了房地产企业、建筑企业正面临的资金难问题。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接下来调降5年期以上LPR报价以推动楼市企稳回暖仍存可能。 基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成主要信用载体 会议指出,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增强责任担当,发挥“头雁”作用,主动靠前发力。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推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积极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主动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近日,人民银行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样提到,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继续投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三项专项再贷款,加快推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落地生效,发挥专项再贷款的精准滴灌、正向激励作用。 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从今年以来央行政策操作及本次报告重要表述看,宽信用仍是核心政策方向,基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是主要的信用载体。近几个月我国信贷结构已明显优化,强化中长期贷款投放可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能,有效拉动中长期经济内生增长潜力,金融信贷政策将继续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货币政策重在助力宽信用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1日当天,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与上月保持一致。 在多位专家看来,LPR维持不变,背后是11月份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保持不变,9月以来资金市场利率快速上行以及银行核心负债成本仍偏高、净息差持续承压,以及稳汇率的综合考量。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11月15日,面对万亿级的MLF到期以及税期高峰的双重冲击,央行开展了8500亿元的MLF缩量续做+1720亿元的OMO(公开市场业务)放量操作,同时11月以来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降准预期再度落空,央行精细化调控意图明显。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当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助力宽信用,而非提高流动性市场水位。央行近期出台的政策工具均指向支持宽信用修复,通过密集出台宽信用政策工具,和稳增长一揽子政策以及地方房地产“一城一策”形成政策组合拳。从流动性市场的角度来看,中长期流动性实质上并不存在较大缺口,引导流动性向实体经济流动是当前的政策重心。 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 会议还强调,完善保交楼专项借款新增配套融资的法律保障、监管政策支持等,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本次会议明确了商业银行在后续将加大对房地产融资尤其是对“保交楼”工作的支持,填补了房地产企业、建筑企业正面临的资金难问题,对于防范化解风险、巩固“房地产金融16条”政策工具效应等都有积极作用。 明明指出,上周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稳地产金融政策表明,货币信贷政策的“当务之急”已从被动投放流动性转变为主动出击稳定地产和投资,切中当前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命门”。 展望后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接下来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除强化“保交楼”等供给端支持外,还应持续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推动楼市企稳回暖是关键所在,而且具有较强的紧迫性,12月份5年期以上LPR报价仍有下调可能。
- 最近发表
-
- 预制菜从厨房火到资本市场 数千亿市场为何没有“巨无霸”
- 杨元庆: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 打造三大支柱
- 央行:构建更加强健有效的金融安全网
- 今天小米12周年!雷军晒老照片:公司仅十来人、logo是汉字
- 维权投资者收购华特迪士尼逾8亿美元股份 反对Iger重掌大权
- 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等 国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被罚22万
- 黎成接棒周青松获批中信消费金融总经理资格 公司与桔多多合作放款被投诉暴力催收及盗用用户信息
- 随着美联储加息 德意志银行预测美国会在2023年陷入衰退
- 北京青年报:让商品房预售制“柔性退场”更符合国情
- 豪掷数十亿!一众房企高调回购股票,高管更自掏腰包买债券,看好前景还是苦“破净” 久矣?
- 随机阅读
-
- 甘肃严打制售假药劣药违法犯罪:打掉犯罪团伙17个,涉案价值6000余万元
- 北京地铁将扩大常乘客实名快速进站试点,去年五座车站已开通
- 外媒曝美国多地面临水危机:水压过低 水质污染
- 金融圈又爆大瓜!大型券商首席要求团队“研报轰炸,要炸到微信限流为止”
- 卷土重来:桥水正重新做空欧股
- 富国李笑薇、广发刘杰、博时赵云阳、华安许之彦等指数基金经理年报谈后市:2022全年金价先扬后抑、整体中性
- vivo新品发布会邀请函到来 4月11日见证多款旗舰亮相
- 财政部发行期限182天的记账式贴现国债
- 低估值央企接力爆发!新能源板块集体拉升,千亿龙头大涨,多只热门医药股却跌停…什么情况?
- iOS 16要来了!苹果突发iOS 15.5首个版本测试 坐等升级
- 成本上升 安徽凤凰去年增收不增利
- 法航一波音客机降落前失控:飞行员大喊\
- 远洋集团获“2022年度中国房地产绿色建筑奖”
- 商务部:1-2月服务贸易逆差下降57.6%,旅行服务进出口有所恢复
- 光大期货:LME恶性挤仓 镍创造历史
- 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排名出炉:中部六省会,郑州居末位
- 美联储9月缩表规模将翻倍 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 谷小酒用“牛气冲天”被罚283万,商标侵权还是遇碰瓷式维权?
- IBM被指控云业务转型中欺骗投资者
- 两高出司法解释:买卖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当宠物一般不作犯罪处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