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一拖多成常态怎么办?易方达杨康、天弘陈瑶等管理20只产品 基金经理是否能做到一对一分析指导?
基金经理一拖多成常态怎么办?基金经理金经基金经理是否能做到一对一分析指导?
中投在线
在公募基金产品突破一万只时,仍有一些行业痼疾值得重视。拖多态办
当前在“仅”有三千余名基金经理的成常公募行业,平均每人管理基金超过3只,易方瑶甚至不乏一名基金经理旗下超过20只产品的达杨到对情况。
“一拖多”现象折射出的康天是基金规模迅速扩容之际,基金人才相对短缺的弘陈困境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重首发轻持营”等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
基金经理“一拖多”成常态
在规模迅速扩容、只产指导产品上新节奏加快的品基背景下,一名基金经理旗下有多只基金已是理否行业普遍现象,当前市场共有一万多只基金,分析与之对应的基金经理金经基金经理数量为3183名,平均每人管理3.19只基金。拖多态办其中,成常有175位基金经理管理的数量超过10只,3名基金经理管理数量更是超20只。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一拖多”现象在头部基金公司尤为明显,易方达杨康凭借25只在管基金,成为管理产品最多的基金经理;第二名也属于自易方达,指数投资老将成曦管理了21只基金;第三名为天弘基金陈瑶,旗下共20只产品。
据统计,管理超过10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平均管理年限为5.15年。超过10年的比比皆是,且不乏明星经理位列其中,如招商基金侯昊、嘉实基金张自力、以及鹏华基金王宗合等。从产品类型来看,“一拖多”的基金多为跟踪指数的ETF,或者债基、货基等,而一人管理多只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情况相对较少。
基金经理“一肩挑”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接受采访的公募人士表示,基金数量迅速扩容、基金人才相对短缺,是造成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的主要原因。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今年以来,全行业共有230位基金经理从原“东家”离职;此外,“绩而优则仕”,多位绩优基金经理被升职为公司高管后,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也逐渐由投研转向公司的决策管理。
其次,销售渠道方面对新发产品的热衷也是导致市场新发产品源源不断、基金数量持续提升的原因。据观察,当前部分新发产品的策略与拟任基金经理的“老产品”高度雷同。在老产品份额持续走低之际,基金公司的工作重点不是持营基金而是“复制”一个类似产品。
究其原因,新发产品给渠道带来的营销费用与激励费用比老产品更高,且如果一段时间内某种产品好卖,基金公司会按照渠道的需求定制产品,这是个“双赢”的局面。当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增量还是以新发为主,近三年新发基金份额已超6万亿份,“如果是知名基金经理挂名的新产品更好卖。”
该人士指出,有的基金经理出于切入新领域的考虑,也愿意增加新的基金。“比如有的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的产品时间比较久,产品规模比较大,也有一定的持仓比例限制;但是他发现了新的细分领域或新的标的,需要新产品来承接,这个时候他也愿意新增产品。”
基金经理是否会“分身乏术”?
从策略来看,这些基金经理旗下多只主动权益类产品,既有基金名称主题各异却持仓股趋同、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也有类似于易方达张坤旗下多只产品风格迥异的现象。
接受采访的人士指出,一般来说,即使是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产品,其策略上的差异也可以是很明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基金类型,对于股票资产的比例范围要求是不同的。
第二,投资范围也可能不同,有的产品只能投资于A股,有的产品可以投资于港股,有的产品要求大部分资产投资于特定的主题板块。
第三,规模不同,基金产品的投资风格就会有偏大盘蓝筹或偏中小盘的区别。因此即使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因为这些差异而致使重仓股不同,这也很考验基金经理投资能力。
第四,产品定位不同,比如有的产品定位是比较明确的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主题,有的是定位为全市场的。
此外,是否是持有期基金也会影响基金经理操作。“有的产品带有持有期时,留给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就比较大,可以有更符合自己投资框架的持仓安排;如果是开放型,则需要考虑日常赎回等流动性安排。”
该人士指出,“一拖多”现象对指数或固收类产品业绩影响不大,因为这些产品产品的背后都有相应系统支持,只需根据相应的申购、赎回金额调整持仓情况便可;但对主动管理基金的影响需要重视,尤其基金产品投资范围比较宽泛,投资类型多样的情况下,对投资业绩影响会比较大。
“需要依据不同情况来看,一般而言,如果用不同的策略,可能会更需要精力,且不一定能做好;如果用同样的理念、同样的策略,反而能更有利于基金经理管理产品。”上述人士表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俄副总理:俄罗斯石油的产量与销量相匹配
- 赛诺菲预期Q4业绩将受汇率和流感疫苗提振
- 炒房、赛马都是自嗨!老牌保健酒海南椰岛或易主,知名牛散冯彪让位
- 1月4日银行早报:2022年全年罚单“剑指”银行业违规乱象,无锡银行完成20亿元定增
- 啥情况?美股突然跳水,巴菲特“精准”减持,比亚迪ADR大跌!“宁王”杀跌5天,外资却在加仓,什么信号?
- 中金:予海信家电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升至11.6港元
- 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不确定下的确定性就是中国经济还在发展
- 《侍酒师》国家职业标准获批,即将展开鉴定
- FTX在巴哈马购有至少19处房产 价值近1.21亿美元
- 贵金属:多头提前博弈美国PMI数据走弱,贵金属冲高回落黄金仍收高
-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会更强 建议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
-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 财政部下达2022年中央企业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预算
- 11月LPR报价出炉!两项利率双双不变 专家:通过灵活、精准的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中性平衡
- 首款载人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发布
- 物流保通保畅: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1.2%
- 空头仓位创一年多新高!基金经理对美元越来越悲观
- 如何降低5G全连接工厂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回应:并非所有工厂都要用5G,建议为工业应用划定专用频率
- 以岭药业:市场上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 保留追责权利
- 鸡蛋期货突然启动上涨行情 “底气”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