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网上弃购频发为哪般 专家呼吁理性参与新股申购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祁豆豆)新股弃购再现新案例。新股4月17日晚间,网上为般披露发行结果,弃购本次发行股数2526.6万股,呼吁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338.15万股,理性弃购股数占本次发行总量比例为13.38%,参新弃购金额7.78亿元。股申购网下投资者未出现弃购。新股
针对近期新股弃购比例上升,网上为般上证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弃购二级市场持续下跌是呼吁主要原因。今年以来,理性上证指数下跌11.77%,参新下跌25.95%,股申购个股表现普遍不佳,新股导致新股上市后收益预期降低,“破发”频频出现,部分中小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选择弃购。
专家向记者分析称,弃购背后是“绝对价格高”等同与“发行定价估值高”的错误思维诱导。从个股角度看,纳芯微总体估值合理,但绝对价格较高,由于中小投资者对估值缺乏专业判断,导致弃购比例较高。公司本次发行定价230元/股,对应2021年预计市盈率107.48倍,低于可比公司(116倍)、(113倍)。根据市场反馈,公司作为国内隔离芯片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网下机构投资者总体看好公司估值,未出现弃购行为。专家认为,中小投资者应当破除将“绝对价格高”等同与“发行定价估值高”的错误思维。例如,前期科创板,定价557.8元/股,但由于其发行市盈率与可比公司总体接近,估值相对合理,上市首日收涨29.9%,至今未出现破发。
而弃购比例高的底层逻辑则是市场化博弈加大所致。专家指出,打新行为逐渐回归正常的风险系数。近期部分新股弃购比例上升,也体现出市场化约束机制正不断发挥作用。首先,去年9月询价定价新规实施以来,买卖双方深化博弈,部分新股开始出现“破发”,网上投资者弃购股数、金额也有所增加,说明“打新稳赚”“新股不败”等现象已被逐步打破。
其次,主承销商全额包销,也加大了市场参与方的博弈。据悉,纳芯微本次弃购股数338.15万股,弃购金额7.78亿元,将由主承销商全额包销。在市场持续下跌情况下,包销风险增大也会促使后续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对于定价更加审慎。
此外,专家进一步提醒,要警惕弃购属于违约行为。为何近期弃购比例高只发生在网上,而网下基本全额申购?据记者了解,网下投资者如果弃购一次,就会被视为违规。事实上,网上弃购也是一种违约行为。目前科创板、创业板等板块采用按持有市值申购、中签后再缴款的信用申购模式,相较投资者申购前需全额预缴资金的申购模式,可有效避免造成大量资金冻结,提升投资者资金使用效率,但并不表示投资者申购后可随意放弃缴款。根据相关规定,网上投资者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6个月内将无法再参与新股申购。
为此,专家建议,网上投资者需要及时调整打新思路,加强对新股申购相关规则的学习,打新之前要先对上市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理性参与新股申购。对于不看好的新股,可以选择不参与申购,不能先“闭眼打新”而后“违规弃购”,既影响自身打新资格,也对新股发行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 ·A股突破5000家,整合类重组: 并购逻辑嬗变悄然“强链”“补链”
- ·格力地产:所有关于海的故事一如从前
- ·北京市卫健委:尽量减少疫情防控措施给市民带来的负担以及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 ·半月谈刊文:国内大学可以退出国际排行榜,却不能退出评价
- ·美联储梅斯特:美联储政策刚刚进入限制性区域
- ·邦达亚洲:欧美股市下滑重燃避险情绪 美元指数反弹收涨
- ·杭州临平一市场突发火灾,现场有人员受伤,救援工作正在进行,已营救7人
- ·国家卫健委:如将10合1混采管进一步多管混检 存在阳性漏检风险
- ·油气产业面临多方挑战 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如何搭建国际化平台?
- ·多起场外配资案被惩处!涉及出借账户、系统分仓、虚拟盘诈骗等案件…相关负责人领刑罚,有人被判十年
- ·分析|5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反弹至近17%:外贸物流堵点逐步打通
- ·国家卫健委:没有疫情发生 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 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 ·拆解上市财险中期业绩:信保有赔有赚,谁是“非车”增长之王?
- ·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地区没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
- ·参加美洲峰会“出师不利”,拜登又差点摔了...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上调分娩育儿一次性补贴,解决等待入托问题并促进男性休育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