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大跌火了两只爆款基金!\
节前多只爆款基金的两周“针对性”,透露出了资金抄底低估值板块的大跌兴趣。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火两爆款基金锁定的只爆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均有逆风者的款基美誉,风格上与押注新能源半导体的两周关联度弱,持仓具有偏低估值的大跌“反差”特点,这符合保险等机构资金的火两抄底逻辑。
两周大跌火了两只爆款基金
在A股市场持续阴跌之际,只爆“聪明资金”已经借道优质公募渠道行动起来。款基
券商中国记者从渠道人士处获悉,两周由林乐峰担任基金经理的大跌南方均衡成长基金在9月14日至9月26日期间募集资金超30亿。
几乎在同一时间,火两有券商人士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透露,只爆在9月13日至9月26日期间进行募集的款基长城远见成长基金募集超16亿,其基金经理为廖瀚博。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年内新基金首发募集资金超15亿的基金产品,不到20只,其中绝大部分产品集中在今年市况较好的1月份。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2年9月13日至2022年9月26日,是A股在下半年调整的核心区域,期间上证指数下跌约7%。
在如此状况下,两只基金的募集期恰好位于调整的核心时间,却又反差性地成为爆款。对此,有业内人士猜测,不排除险资等机构资金借道抄底。
持仓低估值满足机构需求
持续调整期间所出现的爆款基金为何出现在林乐峰、廖瀚博的身上。或者,“聪明资金”为何想通过他们抄底?
必须指出的是,林乐峰和廖瀚博皆非行业内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公募老将,两位均相对年轻,其中林乐峰的基金经理管理经验是6年,廖瀚博则是4年。
但是“反差”就在于,当许多年轻的基金经理偏好押注单一领域的高科技赛道时,林乐峰、廖瀚博不仅持仓多元化,对传统的消费行业也关注较多,因而具有更为成熟和适度性的投资理念,这就非常切合机构资金的需求。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根据林乐峰之前管理的基金定期报告,他组合中的十大重仓股的占比不足25%,也意味着他的股票持仓避免了高集中度,因而具有防御性的特点。
“机构资金会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策略,太集中了,机构会受不了基金净值的上蹿下跳。”华南地区的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评价称。
不仅十大核心股票的持仓占比不足25%,林乐峰过往的持仓对象,也符合保险资金抄底的判断。显而易见的是,机构资金眼中所谓的抄底是“低估值板块”,而非新能源和半导体等热门股。
券商中国记者此前也报道过,自今年二季度开始,保险、社保、QFII等机构资金频频现身大消费行业,尤其是因未能粘上热门概念被市场抛弃已久、超跌严重的大底部品种。
而林乐峰的持仓偏好就迎合了机构资金“未来抄什么”的判断。根据林乐峰其他基金产品的定期报告,他的十大股票涵盖家电、银行、公用事业、白酒、啤酒、建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低估值品种。
另一只爆款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廖瀚博也大致如此,他所管理的其他基金产品也足以说明他的持仓偏好,将能极大符合机构资金的抄底逻辑。
廖瀚博管理的一只基金半年报信息显示,他的十大股票占比也较为分散,未超过40%,尤其是十大重仓股约一半品种与新能源、半导体无关,这些持仓股票包括白酒、床垫、医药等冷门品种。
显而易见的是,在跃跃欲试的“聪明资金”、机构资金看来,此次抄底显然剑有所指。
业内人士认为,机构资金下阶段抄底核心并非在依然高高在上的新能源和半导体上,而主要是跌幅严重、市场关注度低的大消费,林乐峰、廖瀚博的持仓风格将能在兼顾热门品种的同时,又满足机构对低估值品种的投资逻辑。
新基金节后迎来建仓良机
针对节后市场的走势,南方均衡成长基金经理林乐峰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今年市场的波动幅度较大,国际上的突发事件也只是短期情绪面的影响,没有影响到中国长期的竞争力。只是这些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对市场情绪和信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下跌,就像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这两轮市场底部时发生过的事情。当前A股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相较不断走低的无风险收益率,股市的性价比更是不断提升。”林乐峰告诉记者,现在应该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起来,三季度市场阶段性低迷,再次接近4月下旬的低点,这对于新基金南方均衡成长可能会是更加有利的建仓位置。
林乐峰强调,过去两年全球遭受疫情冲击,中国始终是经济韧性最强的经济体,中国稳定的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不仅仅是传统制造,在很多新兴的先进制造领域,中国更是走在了全球的领先地位。同时,中国在疫情恢复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度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因此当前也没有面临欧美经济体的高通胀问题。中国经济明年有望率先迎来新一轮向上周期。
责编:王璐璐
- ·五大上市险企净利下滑15% 产寿险“冰火两重天”
- ·工银瑞信基金:1月社融和信贷实现“开门红” 新增企业中长贷达历史最高
- ·调查:欧元区核心通胀或在本季度见顶 重回2%目标仍需数年
- ·美团突击“大订单”业务 骑车配送手机收入约等于平时4单
- ·“十七条”加力赋能工业经济
- ·“在上海资产1000万就是穷人家庭”?私募大佬董承非发声引热议
- ·黎巴嫩向世界银行贷款购买的首批小麦运抵贝鲁特港
- ·海底捞收涨约5% 招商证券将目标价上调至25.5港元
- ·拜登庆祝80岁生日 成美国首位任职期间满80岁的总统
- ·谭华杰不再任万科食品BU首席合伙人,环山集团总经理陈舜英接任
- ·博安生物:董事会副主席李又欣因病辞世,只有62岁
- ·千亿房企总裁失联,曾是王健林爱将:刚刚坐上新城控股第二把交椅不到一个月,前万达17年老将曲德君就失联
-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 ·全球镍矿产量增长惊人,镍价会大跌吗?
- ·国际金价跌势受限,先导指标利好空头,但待CPI数据加油
- ·参加完 CES 就倒闭,太阳能汽车不可能实现了?
- ·工商银行:个金业务营业贡献度超50%,私人银行客户数达21.6万户
- ·宋都股份回复上交所:对大股东存单质押担保未出现债务无法履约情况
- ·Schroders PLC减持中国太保621.22万股 每股作价约20.37港元
- ·外资延续大规模流入,内资有望接力!ChatGPT横空出世,还有哪些方向值得关注?挖出龙头标的单周涨幅超12%
- ·八部门发布五地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 ·最大白酒指数基金掌舵人侯昊发声:谁决定了白酒的“深蹲起跳”?
- ·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建议探索罕见病防治“中国模式”
- ·哀悼!A股公司创始人去世!10倍大牛股突然崩了!中航电测仍在“飞”!内地股民开户暂停?多家券商回应→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
- ·时隔近9年,控股股东为什么又增持贵州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