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A股将更加“以我为主” 下半年市场风格有望逐渐回归科技成长
炒股就看,以我为主权威,兴证专业,策略成长及时,将更加下全面,半年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市场
【兴证策略张启尧】“新半军”:下半年的风格三个逻辑支撑
核心观点
回顾:2021年11月起判断风格向金融地产等稳增长方向切换,并将国企地产作为首推。有望2022年4月14日《调整至今,逐渐“新半军”择时框架发出哪些重要信号?回归》预判5月“新半军”迎来修复行情。2022年6月2日《科创突围:科创板2022vs创业板2012》判断2022年的科技科创板或类似2012年创业板,有望成为新一轮上行周期的以我为主引领者。
展望:珍惜布局机会,兴证继续看好“新半军”
5月以来“新半军”修复行情如期演绎、策略成长领跑市场。将更加下今年以来兴证策略将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这三个相关性较强的硬科技板块概括为“新半军”并构建了择时框架、拥挤度体系及细分行业梳理。4月中旬在“新半军”调整最剧烈时,我们在《调整至今,“新半军”择时框架发出哪些重要信号?》中预判5月“新半军”将迎来修复行情;5月5日《“新半军”择时框架发出积极信号,重点关注哪些方向”?》再次明确指标体系发出积极信号,重点提示的光伏、军工也成为修复行情的最强主线之一。
然而修复至今,近期市场对“新半军”的分歧再度加剧:一方面是对美联储加速收紧、海外市场动荡之下,中美市场、尤其是受风险偏好影响较大的科技成长方向,走势是否能够持续脱钩的质疑。另一方面,则是在经历5月以来的大幅上涨、短期相对收益凸显后, 对于“新半军”拥挤度显著回升的担忧。而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主线将进一步聚焦以“新半军”为代表的科技科创。因此若“新半军”进入震荡,则又将是一个布局窗口:
1)尽管海外仍是乱局,但A股将更加“以我为主”。高通胀下,美联储加息缩表推进,并且从节奏上看,三季度仍有尾部风险待释放。但整体而言,海外市场的主要风险将逐步从估值转向盈利。参考历史经验,A股美股走势背离,多出现在美股盈利下行期。若后续中美基本面进一步分化,A股的走势也有望独立于美股。由此海外动荡对A股的冲击也将缓和,“新半军”更加“独立自主”。
2)疫情之后国内经济回暖,且政策仍将维持宽松,为市场以及“新半军”的修复提供支撑。而中长期,伴随疫情冲击消退,经济逐步走向复苏,一方面不会出现“大水漫灌”,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将进一步成为政策发力重心。以“新半军”为代表的科技科创空间更大、确定性更强。
3)资金面上,随着风险偏好逐步修复,基金发行已出现回暖迹象,外资持续流入,绝对收益机构也在提升仓位。下半年,存量博弈的格局有望逐渐被打破,增量资金将“浇灌”市场,尤其是机构重仓的“新半军”。
结构上,短期聚焦困境反转的大消费(酒类、免税、航空、景区及酒店)+“新半军”中景气持续的方向(光伏组件/硅料硅片、汽车、军工新材料/结构件、风电整机/上游材料、半导体材料/设备、5G光纤光缆)。下半年,市场风格有望逐渐回归科技成长。建议重点关注“专精特新”六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6)粮食安全(种业、生物科技、化肥等)。
风险提示: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报告正文
“新半军”:下半年的三个逻辑支撑
回顾:2021年11月起判断风格向金融地产等稳增长方向切换,并将国企地产作为首推。2022年4月14日《调整至今,“新半军”择时框架发出哪些重要信号?》预判5月“新半军”迎来修复行情。2022年6月2日《科创突围:科创板2022vs创业板2012》判断2022年的科创板或类似2012年创业板,有望成为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引领者。
展望:珍惜布局机会,继续看好“新半军”
5月以来“新半军”修复行情如期演绎、领跑市场。今年以来兴证策略将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这三个相关性较强的硬科技板块概括为“新半军”并构建了择时框架、拥挤度体系及细分行业梳理。4月中旬在“新半军”调整最剧烈时,我们在《调整至今,“新半军”择时框架发出哪些重要信号?》中预判5月“新半军”将迎来修复行情;5月5日《“新半军”择时框架发出积极信号,重点关注哪些方向”?》再次明确指标体系发出积极信号,重点提示的光伏、军工也成为修复行情的最强主线之一。
然而修复至今,近期市场对“新半军”的分歧再度加剧:一方面是对美联储加速收紧、海外市场动荡之下,中美市场、尤其是受风险偏好影响较大的科技成长方向,走势是否能够持续脱钩的质疑。另一方面,则是在经历5月以来的大幅上涨、短期相对收益凸显后, 对于“新半军”拥挤度显著回升的担忧。而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主线将进一步聚焦以“新半军”为代表的科技科创。因此若“新半军”进入震荡,则又将是一个布局窗口:
1)尽管海外仍是乱局,但A股将更加“以我为主”。高通胀下,美联储加息缩表推进,并且从节奏上看,三季度仍有尾部风险待释放。但整体而言,海外市场的主要风险将逐步从估值转向盈利。参考历史经验,A股美股走势背离,多出现在美股盈利下行期。若后续中美基本面进一步分化,A股的走势也有望独立于美股。由此海外动荡对A股的冲击也将缓和,“新半军”更加“独立自主”。
2)疫情之后国内经济回暖,且政策仍将维持宽松,为市场以及“新半军”的修复提供支撑。而中长期,伴随疫情冲击消退,经济逐步走向复苏,一方面不会出现“大水漫灌”,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将进一步成为政策发力重心。以“新半军”为代表的科技科创空间更大、确定性更强。
3)资金面上,随着风险偏好逐步修复,基金发行已出现回暖迹象,外资持续流入,绝对收益机构也在提升仓位。下半年,存量博弈的格局有望逐渐被打破,增量资金将“浇灌”市场,尤其是机构重仓的“新半军”。
结构上,短期聚焦困境反转的大消费(酒类、免税、航空、景区及酒店)+“新半军”中景气持续的方向(光伏组件/硅料硅片、汽车、军工新材料/结构件、风电整机/上游材料、半导体材料/设备、5G光纤光缆)。下半年,市场风格有望逐渐回归科技成长。建议重点关注“专精特新”六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6)粮食安全(种业、生物科技、化肥等)。
本周A股市场回顾
A股资金面跟踪
A股盈利和估值
海外市场跟踪
风险提示
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 ·外媒:南非总统敦促富国出钱帮穷国应对气候变化
- ·兴证全球基金刘潇:以长久之心做确定性更强的养老投资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合理展期
- ·经过彻夜不休谈判,同意设立援助基金,气变大会达成里程碑式协议!
- ·金融街论坛看中国经济:稳大盘后如何守“底线”?
- ·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 ·主犯被判无期!这家A股公司是“受害人”
- ·民生银行宣布:高管薪酬降15%!
- ·牵手服贸会,拥抱更多商机
- ·截至今年10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东盟国家发放贷款506亿美元
- ·财政部等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自2022年12月1日起执行
- ·年底车市存不确定性,部分新能源品牌悄悄跟着特斯拉降价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已初具未来新兴金融中心雏形
- ·易纲:阶段性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 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
- ·外媒:马斯克考虑解雇更多推特员工,这次是销售职位
- ·A股公司发行GDR热情升温 互联互通注入强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