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个月减降退缓税费超3.3万亿元 微观经济主体再获4400亿元“无息贷款”
本报记者 包兴安 9月13日召开的无息贷款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月减元微元会议表示,降退济主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获亿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费超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期限届满后再延迟4个月补缴,观经涉及缓税4400亿元。体再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息贷款从收入规模上看,月减元微元企业所得税、降退济主、缓税获亿国内增值税、费超国内消费税及附征的观经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体再地方教育附加等“五税两费”涵盖了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无息贷款80%左右的部分,再延迟4个月补缴,充分考虑到了今年以来微观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遭遇到的国内外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增加相关经济主体的现金流。 为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前期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按照原定缓缴政策,从今年8月起至明年1月,税费缓缴期限陆续到期。为继续助企纾困解难,9月14日,税务总局联合财政部发布公告,明确自2022年9月1日起,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缓缴纳税费100%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其已缓缴税费的缓缴期限届满后继续延长4个月。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缓缴税费相当于国家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期限再次延长,能有效为企业“活血”“送暖”。 据了解,为了便利纳税人享受该政策,税务机关优化升级了信息系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政策的,在延缓缴纳期限届满后,无需纳税人操作,缓缴期限自动延长4个月。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济波动大的情况之下,继续支持制造业和制造业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向和既定部署。继续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助企纾困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保障民生和促进创新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缓缴政策届满延期有助于经济主体克服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暂时困难,留住青山,赢得未来。”白彦锋说。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3137亿元。其中,累计已有21723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2021年全年办理规模的3.3倍。 白彦锋表示,经过前期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发力,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逐步显现。随着市场主体面临的市场机遇不断涌现,我国的减税降费政策要更多转向制度性保障,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下一步,要做好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和效用的评估,让市场主体真正有获得感。”何代欣表示。
- 最近发表
-
- 巴菲特卖了超600万股!相守14年来首次减持比亚迪,或已套现17亿港元,豪赚超30倍!
- GXG的15岁突围战:国内男装市场同质化程度较高,竞争越发激烈
- 中天策略:10月17日市场分析
- 多地部署四季度稳经济工作 稳投资促消费仍是重头
- 南下资金大举涌入 港股基金最高涨45%
- 医药板块史诗级暴涨,四大因素曝光!本周祥生医疗涨31.8%夺冠,今年以来新华制药涨81.7%遥遥领先(附名单)
- 消息称苹果明年将重新设计iMessages应用:支持AR聊天,与MR头显一同推出
- 北海道用冰块建便利店,提供与冰雪相关饮料和甜品
- 沙特否认讨论OPEC+增产 称必要时准备进一步减产
- 9月全国租赁市场整体趋稳 三亚需求热度环比上升20%
- 随机阅读
-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 收评:港股恒指涨1.21% 医药股暴涨微创机器人涨超20%
- 首单!证监会原则同意这只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申请
- 山东烟台:全市常态化区域核酸检测频次调整为“两天一检”,逢单日进行
- 浙商银行首批获准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
- 资本市场韧性增强 四大变化提升A股长期吸引力
- 容汇锂业转战创业板 6名股东“突击入股”
- 证监会原则同意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首单试点
- 拜登庆祝八十大寿 但七成选民嫌弃他“太老了”
- 美联储会议纪要:倾向于近期实现加息至限制性的利率水平
- 雀巢与微盟达成合作 共探传统大快消数字化精细运营
- Temu冲至美区苹果商店购物类前五,拼多多的低价策略在海外也奏效了?
- 光大:美元探涨施压金价 关注PMI数据及FOMC会议纪要
- 医药医疗大爆发! ETF罕见涨停!刷新多项纪录!
- 美联储会议纪要:倾向于近期实现加息至限制性的利率水平
- 北京新一轮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满一年,各区交流轮岗机制已初步形成
- 澳大利亚小麦对华出口大增,专家:折射两国业者期待
- 中石化炼化工程前9个月新签订合同总值576.76亿元 同比增加17.5%
- 人民日报: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 中国减碳路如何跨越“气候变化陷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