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何大举进入这个市场? 专家却又频频警告危险
编辑/马兰 2022开发者大会周一启幕后,苹果频市场仍持续沉浸在它带来的为何信息轰炸之中。对于苹果在会议中宣布各种创新,大举有人认为平平无奇,进入有人却大呼期待。个市告危 在各种创新之中,场专有一项金融创新正在逐步发酵,又频引发广泛讨论;甚至导致一些上市公司股价大跌。苹果频 苹果计划推出的为何iOS16系统中,预设了Apple Pay的大举先买后付服务。 一家受波及的进入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却对外表态:”我没有多大担忧,苹果的个市告危新业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顺风(环境)。“ 这位公司高管正是场专美国金融服务公司Affirm的首席执行官 Max Levchin,在苹果推出“先买后付”服务后,又频Affirm股价当日收跌5.5%。苹果频 Levchin认为苹果的“先买后付”服务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先买后付”的服务。他表示:”这个市场只占美国不到5%的交易份额……所有参与者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正在升温的”先买后付“ 据Levchin称,苹果公布的计划只有六周内用Apple Pay分四次付款的形式,但Affirm提供的贷款计划从六周到60个月不等,覆盖人群更广,因此他并不担忧苹果的竞争。 但苹果宣布的计划只是2022年的开胃菜,无数消息指向苹果正在金融服务上的“憋一个大招”。此前,就有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将建立自己的借贷服务,包括推出一项名为”Apple Pay每月分期“的计划。 这一类月付贷款服务直接可以与Affirm提到的长期还款计划对标。当然对于现在的Affirm来说,苹果的计划尚处于早期阶段,还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不必过分紧张。 Affirm虽然在战略上藐视,但在战术上却十足重视。 Levchin声明,其正在为业务增长做准备,将继续招聘工程师。 作为“外来和尚”的苹果,携2021销冠手机进入金融领域,就跟自带流量的明星进超市抢菜一样;而本地和尚只能深耕业务,储备更多的人才。 而“先买后付”的模式,在信用卡业十分发达的欧美市场,也正迅速被外界接受或认可。 据Forbes Advisor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正在转向“先买后付”,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更喜欢用“先买后付”,而不再是传统的信用卡付款。59%的受访者表示将可能在未来六个月使用“先买后付”服务,而52%的受访者表示每月使用一次或是多次该项服务,年轻人更是回头客中的主力群体。 “先买后付”尤其在小笔消费中受欢迎,过去六个月中,27%的受访者表示用此方式花费了1-100美元,44%的受访者表示花费在101-500美元之间。“先买后付”也常见于服装、家居装饰和电器之类的产品消费之中。 正如Levchin所说,这个市场还在增长,而苹果的入局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这个增长。但对于苹果来说,“先买后付”也是一个其合适试水金融服务的跳板,因此在全球瞩目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对这项服务作隆重介绍也不为过。 但“先买后付”正在引发更大的争议,苹果的入局也可能加速监管的介入。 远在欧洲的英国监管部门也开始对“先买后付”模式担忧起来。 英国政府在去年10月表示支持对“先买后付”市场的监管,而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管理局(FCA)表示,将在获得财政部批准后开始对“先买后付”市场进行调研,明确的监管框架最早可能出现在2023年。 债务过度扩张 Forbes Advisor的调查还揭示了另外的一面。 57%的受访者认为选择“先买后付”可以在全额付款前试用产品,如果最终退回,也不会占据自己的资金或信用卡额度;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期未来的自己会更有钱,因此想要使用“先买后付”;34%的受访者表示“先买后付”可以支持不在预算范围内的购买。 但这些对消费者来说的优点,却隐藏着上瘾的可能。一旦上瘾,这看似不大的每一笔花费都将成为最后压倒消费者的庞大债务中的一根稻草。 同一份调查中,56%的受访者表示曾错过一笔预定的付款,陷入加收费用及罚息,并影响到个人信用报告。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Credit Karma的首席执行官Kenneth Lin表示:”通常情况下,在“先买后付”里,信用系统实际上对你欠多少钱一无所知。拥有多个付款日期的多笔交易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债务漩涡。” 在线贷款市场LendingTree的高级分析师Matt Schulz也批评:“谈到你的信用,(先买后付)一切都是不利的,没有好处。” 他补充道:“先买后付公司通常不会报告活跃的过往付款纪录,因此你无法建立可向银行证明自己信用的纪录。但另一方面,如果你犯了错误,这个错误就会被记录下来,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LendingTree的一项调查,42%的“先买后付”用户表示,其个人的某一笔贷款中曾出现过逾期还款。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主任Rohit Chopra还提到:“问题在于,当他们使用先买后付支付越来越多的购买时,包括杂货和其它店内购买,他们可能会背负大量债务。” 他也表示:关键是我们不要让这个系统,成为人们最终陷入无法偿还债务的漩涡的源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法拉第未来三季度亏损1亿美元,FF 91交付再延迟
- 再谈“两会”:钜派视角之“两会”中的房地产,这些信息与你我有关
- 俄外长:西方国家应对阿富汗糟糕的经济状况负责
- 乌克兰决定制裁拒绝抵制俄罗斯的互联网服务商
-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居民长期投资意识稳中有升 债券资产配置超两成
- 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建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万科净利腰斩 经营恶化 郁亮写了一封4000多字的检讨书
- 正荣地产股价跌超6% 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69.48%
- 历史新低!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商务部就欧盟“碳关税”回答:立法措施应符合WTO规则
- 三部门“亮剑”,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MCN机构和主播达人监管变天?
- 2分钟读财报 | “券业航母”国泰君安2021年报亮相,归母净利润行业第二
- 罗氏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中国申报上市
- 俄罗斯拟以“跳楼价”卖给印度原油?知情人士:比冲突前还便宜35美元
- 西方国家说好的停止购买呢?俄罗斯3月液化天然气出口依然旺盛
- 央视热评:做好这道“连线题”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外汇局管理检查司副司长黄卉:应推动将虚拟货币监管纳入法律法规规范
- 浙商银行30亿元购入上海绿地创驿大厦A塔楼,作为办公大楼
- 女子高楼扔菜刀险些砸到带娃路人,涉嫌高空抛物罪被立案侦查
- 网暴事件频现,“按键伤人”几时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