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 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本报记者 周尚伃 上周,公募债市遭遇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幅震荡的基金减轻接近同时,理财产品较大的卖出赎回压力及连带的债市负反馈引起市场关注。 “本轮债市调整主要是压力资金面和政策面出现变化后的共振。”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债券基金经理单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市从上周来看,冲击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52%,波或主力合约跌1.07%,尾声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7%。公募 谈及近期债券市场是基金减轻接近否能够企稳,单坤表示,卖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压力10月份的债市宏观数据显示,消费、冲击进出口、波或地产投资和销售依然是掣肘经济复苏动能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和近期央行的表态,货币政策现阶段并没有改变。需要注意的风险也是央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的通胀问题。今年海外的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逻辑就是高通胀和美联储大幅加息,衡量中国通胀水平的CPI和PPI一直呈现较温和的表现,即便猪肉价格一直抬升,但因为消费整体偏弱,所以通胀并不是市场的主要矛盾。” “从历史来看,超预期的通胀是影响债市表现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要注意如果经济出现快速复苏的情境下,通胀预期变化对于债市的影响。因此,短期内对于债市并不悲观,但明年债市投资要注意通胀预期的变化。”单坤解释道。 值得关注的是,债市震荡导致债基净值普遍回撤的背景下,理财市场形成的“赎回-下跌-赎回”的负反馈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并进一步导致了债市超调。策略团队表示,11月1日至11月18日,10年期国债利率已累计上行17BP至2.83%,引发了负债端机构赎回。 “不过,从机构行为来看,债市赎回导致的压力或接近尾声。”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表示,从上周各日的交易数据来看,前三天公募基金大幅卖出,包括货基明显减持现券,反映出公募基金赎回带来的被动卖出压力。但从周四开始,市场趋稳,公募卖出压力减轻,周五公募净卖出规模下降至150亿元,相较于前四天日均700亿元左右的减持规模显著减少,而货基甚至出现了600亿元左右的净增持。从资金流向来看,大行开始增加资金融出,非银等增加资金融入,显示部分赎回资金可能通过回购市场再度回流债市。目前除银行理财自身可能依然存在一定赎回压力之外,公募赎回压力已经缓解。考虑到银行理财通过封闭期以及客户端管理,存在一定的对赎回抵御能力,因而赎回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如果本周市场继续企稳,赎回潮有望退出。目前来看,赎回潮存在接近尾声可能。 考虑到零售客户更易受到悲观情绪和舆论的影响做出非理性投资行为,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王子瑜认为,未来几天债市走势、短期限理财产品业绩表现是否止跌,或成为能否平复投资者情绪的关键;理财机构本身难以在较短的周期对投资者进行有效、充分的教育与安抚。而流动性能否合理充裕、债市博弈能否达到平衡,以缓解对资金面紧张的预期,或成为化解负反馈的有效外力。 此次调整对债市未来的影响,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一是随着净值化转型,不能低估非法人产品赎回带给债市的冲击;二是投资者会进一步接受风险与收益呈正比的理念,未来非法人产品的配置需求可能进一步向利率债倾斜;三是理财公司也会在这轮调整后思考,如何在净值波动和规模中做到一个平衡;四是监管可能也会重新审视对理财产品等的监控;五是理财风险评级标准可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细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超千只理财产品破净,何时能止跌?
- 东吴证券:维持金山软件买入评级 游戏业绩弹性逐步释放
- 河南夏邑通报“学生流鼻血”:四企业排放刺鼻气体被停产整顿
- 大地影院再被强制执行101万,执行总金额超1.5亿元
- 招商证券再破“A股魔咒”调侃 建议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 小米首款徕卡旗舰!小米12 Ultra最新外观曝光:屏占比惊艳
- 2022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百强揭晓:万科继续蝉联榜首
-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推动对俄油气禁运意在占据俄国际市场份额
- 线上订单翻倍增长,生鲜电商跨区抽调骑手保供给
- 普京:俄经济状况好于预期 今年通胀率预计不超过15%
- 海南持续落实优惠政策 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网友想办护照出国旅游,国家移民管理局回应:建议推迟或取消出境旅游行程
- 哈里斯访菲意在“拱火”,这很不地道
- 中消协发布“六一”消费提示:勿轻信治疗近视广告!
- 通胀或已见顶!CBO:美联储今年只会加息至1.9% 经济不会衰退
- 内蒙古银行重要人事变动
- “第二支箭”扩容、银行给出千亿授信,民营房企融资再获支持
- 海南:6月6日前“土地超市”将分批次“上新”
- 罚款100亿!向多国行贿10余年、连续8年操纵 全球巨头嘉能可“认罪”!以“报纸”“巧克力”为暗号掩盖行贿
- 山西:多措并举增加煤炭产量,坚决完成增产保供任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