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汽车业力推全产业链减碳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刘 瑾
在日前召开的经济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日报汽车业正力推全产业链减碳。刊文
汽车是汽车交通领域降碳的重中之重,压力大、业力挑战多。推全碳然而,产业相比发达国家,链减我国汽车业尚未实现碳达峰,经济碳排放总量还在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而继续上涨。日报平衡高速增长与落实降碳这对当前存在一定矛盾的刊文目标,十分考验汽车业在复杂竞争环境中的汽车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当前,业力汽车业正在积极行动,推全碳不断探索。产业在产品端,众多国内车企开发出更多新能源、清洁能源及低碳燃油车型,全面推动低碳零碳产品转型。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在今年3月宣布全面停售燃油车。
在制造端,不少车企已实施了绿色制造工程,开发低碳零碳新材料、新工艺,全面应用节能、节材、降耗技术,因地制宜建设厂区光伏、开展能源梯次利用等。在采购端,车企加大了绿色采购,并引导支持上游企业进行全面低碳转型,包括零配件产品的低碳零碳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此外,车企还开展了再制造、可循环技术研究,支持报废回收环节循环发展,并积极支持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汽车业减碳的步伐不断加快。张永伟说:“根据我们前期的研究成果,汽车供应链或者产业链最具备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将成为制造业中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产业领域。”
“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必选项,也是企业建立新竞争优势的机会。”张永伟表示,汽车供应链企业包括整车企业可以通过六大途径来实现“双碳”目标,即开发绿色产品、推动全流程的绿色制造、使用清洁的绿色能源、提供绿色的物流运营服务、对企业实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及在电池和零部件领域率先建立实施再制造再回收的循环体系。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汽车业相关标准也在逐步完善。中汽协副秘书长何毅向记者透露,由中汽协联合行业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制定的团体标准《汽车行业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规范》第一稿已在参与企业内部发布。
对于汽车产业的“双碳”发展路径,何毅认为,目前国内多技术路线共存符合我国国情。内燃机的存续应该由能源供给和市场消费决定。相关机构报告显示,经过低碳技术开发的汽油机、柴油机、混合动力、增程式和天然气发动机,可降碳10%至50%。
同时,何毅也表示,展望未来,电动化、氢能化和生物质燃料是汽车零碳发展的方向,是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 ·卫健委回应部分方舱医院环境不尽如人意:已下发文件专门督促
- ·中泰资管姜诚: 对复杂的世界保持警惕 尽可能让惊吓变惊喜
- ·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 ·安徽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食品烟酒价格上涨6.3%
- ·华测检测: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五连增 逼近30%红线
- ·丰田与松下电池合资公司考虑在日本建新厂
- ·特定养老储蓄首批试点规模40亿元,每个试点城市或仅2亿元
- ·蜜雪冰城供应链公司鲜易达改名为送冰冰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 ·评论: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
- ·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首超10万元大关,京沪超19万
- ·恒生科技指数大跌3.43%,京东、阿里、美团跌近5%
- ·张坤抄底美股了!
- ·加密监管大锤已在美国充分蓄势,或对全球产生示范效应
- ·稳稳的债市居然“跌跤”,机构称时间能够熨平短期波动
- ·内讧?英国财长拟消除与欧盟贸易壁垒 保守党回怼:脱欧不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