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学位、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今年北京平原新城有这些新计划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新增学位性住新计为加快提升平原新城发展质量,加大京平打造各具特点、保障特色鲜明的房供首都功能新载体,有序推进平原新城2022年各项任务落地,应今原新近日,年北北京市印发《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2022年工作要点》。新增学位性住新计 其中提出,加大京平今年将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15000余个,保障推进儿童医院新院区、房供宣武医院房山院区等前期工作,应今原新加强平原新城与中心城区“半小时轨道交通圈”联系,年北支持存量闲置商业办公楼宇等按规定改建租赁型职工宿舍、新增学位性住新计人才公寓等内容。加大京平 安排4个方面共21项任务 平原新城涵盖顺义、保障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是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 2021年,《关于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的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为平原新城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了新蓝图。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实施一年来,平原新城快速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截至2021年底,昌平、大兴、房山、顺义平原新城4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约8310亿元,占全市的20.7%,同比增长约22%,超过全市同比增速一倍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255亿元,同比增长29.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3158亿元;同比增加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5.4亿元,同比增长6.1%。 据了解,2022年工作要点按照提升综合承载力、促进产业发展、改革创新政策机制、增强基层治理效能4个方面,安排了21项年度工作任务。 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15000余个 在提升综合承载力方面,北京将进一步提升平原新城空间承载、功能承载、环境承载能力,增强新城对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 规划引领减量集约高效发展,纵深推进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严控新生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设1511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580公顷,压茬推进留白增绿(含战略留白临时绿化)616公顷;完成大兴新城核心区、房山良乡大学城主园区和拓展区等一批重点街区控规编制,精准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全部具备传染病筛查能力,加快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第四实验学校建设;推进儿童医院新院区、宣武医院房山院区等前期工作。 同时,动态更新公共服务资源补短板清单,实现清华附中昌平学校、七里渠幼儿园等项目竣工开学,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15000余个。 缓解停车难,全年将增加4000个以上停车位 在加强对外快速交通联系方面,平原新城将加强与中心城区“半小时轨道交通圈”联系,启动市郊铁路东北环线通勤化改造,开工建设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北京西至良乡段)工程,推动建设13号线扩能提升、17号线等项目;加快骨干道路建设,实现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京良路西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加快推进安立路、京密路等快速化提级改造。 同时,将加强与城市副中心交通联系,加快建设通马路、通怀路等通道项目。 完善内部交通出行体系。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推进文华路南延等11处“上跨下穿”轨道节点和乾安北路等断头路建设,建成通车昌平区七北路等33条次支路。持续推动路口秩序化实践应用,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完成自行车专用路东拓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清河绿道、永定河绿道等,完善区域慢行系统。 在缓解居民基本停车难问题方面,将增加停车位4000个以上。 在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覆盖水平,新增5G基站超1000个;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城市运行大脑等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赋能升级,开展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承载技术应用研究,推进公园、水务智慧化建设。 在优化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将完善城市生态格局,完成造林绿化6.45万亩,建成温榆河公园顺义一期、奥北森林公园一期等大尺度绿地空间;服务市民绿色休闲需求,新增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绿地3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滨水空间提升改造,打造水清岸绿、便利可达的城市滨水生态体系。提升生活服务便利性。 此外,还将补充生活性服务业短板,新增便民网点123处,并将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在郊野公园、居民社区布设多样化体育健身新场景。 推动芯片存储、生物疫苗、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建设 平原新城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进减量集约与提质增效的有序平衡,提升产业配套管理服务水平,打造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才建设的优质平台。 根据2022年工作要点,平原新城将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增强承接中心城及高精尖企业优质资源能力。同时,严控产业入园标准,与入园企业签订履约监管协议书率达到100%;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高精尖产业集聚,推动一批芯片存储、生物疫苗、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产业用地管理机制。 在完善综合用地管理政策体系方面,将制定产业用地供应年度计划,继续推进按照弹性年期出让政策供应产业用地,满足高精尖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强对优质科技成果项目承接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亦庄与“三城”的成果转化合作,全年落地科研成果150项以上;推进与企业深度合作,研究设立支持高精尖产业类基金,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在改革创新政策机制方面,进一步推动土地、住房、城乡一体化、投融资等政策在平原新城的改革创新与试点示范,增强新城自我造血功能,激发新城发展内生动力。 同时,将加快推进“站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轨道微中心建设,出台《轨道交通场站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实施细则》,启动北京市域(郊)铁路东北环线霍营(黄土店)综合交通枢纽等市郊铁路微中心建设。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加强平原新城内产业园区周边以及平原新城与临近产业园区、开发区的职住统筹协调,加大集体租赁房源有效供给;支持存量闲置商业办公楼宇等按规定改建租赁型职工宿舍、人才公寓。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完善新市镇、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体系,推进新市镇规划编制报批;加快研究制定北京市特色小镇动态管理、资金政策等建设机制,出台建设方案;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镇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承上启下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同时,还将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市郊铁路亦庄线、安定循环经济园区等项目建设;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积极谋划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平原新城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调结构、上水平、提品质的要求,从承载力提升、产业有序发展、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好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统筹市、区两级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小米集团-W三季度经调整净利约21.17亿元 环比增长1.7%
- “宁王”又有新动作:与中国移动展开全面合作!缺席9月券商金股名单,却获北上资金逆势买入
- 图计算如何成为下一代数据底座?
- 发改委:三方面落实养老托育纾困措施
- 碧桂园莫斌:房地产市场变化超出预期,预计明年6月能够恢复
- 多家央企亮相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人民日报海外版:民进党当局为何见不得大陆救助台胞
- 服贸会下起数字人民币“红包雨” ,记者带您“薅羊毛”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润本股份实控人持股比例竟超85%? 引监管部门接连追问同业竞争乱象及对赌协议细节
- 昊海生科净利降69%垫底“医美三剑客” 逾4亿商誉存减值风险股价一年跌74%
- 国家卫健委:9月1日新增本土感染者“318+1567”
- 外交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 广受各国民众欢迎
- 推特本月将向付费用户开放“编辑推文”功能,推文发布后30分钟内支持多次修改
- 谷歌确认:将在安卓14中引入对卫星连接功能的支持
- 安徽南陵:特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12月1日起施行 ,疫苗、血液制品不得在网上销售
- 银保监会副主席: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367.7万亿元 居世界第一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北京奋力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
- 时隔五年重燃战火!男篮欧锦赛开打,很有看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