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进出口数据简析:全球消费需求寒意已现
8月出口大幅低于预期的月进已现三大原因:发达经济体加速紧缩开始抑制消费需求、短期全球能源供给压力减轻加快海外工业生产恢复、出口广深散发疫情再度扰动生产。数据8月我国出口(美元计价)同比大幅下行10.9pct至7.1%,简析低于我们预期(14.9%),全球一方面显示美欧加速退出货币财政刺激已经开始令全球商品消费需求趋势性降温,消费需求同时近期全球能源供给紧张程度低于市场此前担忧,寒意油价下行,月进已现发达经济体工业生产冲击有所缓和;另一方面,出口8月国内疫情再度侵袭包括广深在内的数据一些制造业重点地区,短期扰动生产。简析进口同比回落2pct至0.3%,全球亦低于预期(1.7%),消费需求内需偏弱的寒意同时国内产业链进口替代亦持续进行。 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普遍回落,月进已现全球商品需求缺口收窄,其中对货币紧缩更为严厉、能源供给压力相对更小的美国出口回落幅度最大。8月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普遍明显下行(美欧日英合计-12.4pct至3.7%),其中对美大幅下行14.7pct至-3.8%,为自20年6月以来首次陷入负区间,而对欧盟(-12.1pct至11.1%)、日(-11.3pct至-7.7%)虽也大幅回落,但与基数变化相关性更强,对英(-1.1pct至2.7%)回落幅度较小。这一出口地区结构充分显示出在今年年初以来发达经济体先后进入货币财政刺激政策的同步退出阶段之后,全球商品消费需求已经开始降温;而俄乌冲突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全球能源供给紧张但迄今俄罗斯油气生产、出口均大幅好于市场预期,也带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恢复路径延长,能源紧张导致的二次冲击幅度较小,令全球商品消费需求缺口以更快速度收窄。全球消费需求迅速从过热转变为传出丝丝寒意,是导致8月出口同比大幅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海外变种病毒再度肆虐令消费品需求短期回落较快,我国8月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大幅回落;此外广深疫情影响下,电子产业链出口也继续偏弱。低附加值商品8月出口同比回落幅度比高附加值商品更大,玩具(当月同比-26pct至2.3%)、鞋靴(当月同比-21pct至16.4%)、服装及衣着附件(当月同比-13.5pct至5.1%)、箱包(-17.4pct至24%),对整体出口构成一定拖累。与此同时,8月机电产品(-8.7pct至4.5%)同比回落幅度也较大,其中近年来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汽车持续贡献增量支撑,船舶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出口也继续走强。但产能更集中于广深的电子产业链出口增速仍在走弱,手机当月出口同比在低基数背景下明显改善+31.7pct至21.5%,但三年平均增速-1.2pct至4.0%,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亦大幅下跌。对同受疫情影响的中国香港出口亦在继续走低。 大宗工业品进口明显改善,扭转了7月受此前疫情影响的暂时性走低,加工贸易相关产业链进口替代持续压低整体进口增速。大宗商品进口方面,原油进口量同比小幅回升0.1pct至-9.4%,铁矿砂三年平均增速回升0.4个百分点至0.5%,铜矿砂也大幅上行。我们在7月进出口数据分析中曾提到,当时大宗工业品进口普遍大幅回落可能是5月上海封控期间工业生产不确定性较高而导致的进口订单暂时性减少的结果,8月大宗工业品进口普遍回升验证了这一判断,内需趋势相对稳定。而与加工贸易直接相关的机电产品进口则继续呈现出进口替代因素,汽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进口三年平均增速均趋回落。 全球消费需求寒意已现,我国全球竞争力仍强但下半年净出口仅可勉力维持正增长贡献,我们小幅下修全年出口同比增速预测至11%(下修1个百分点)。如何策动内需向好将成为未来两年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当前已经进入积极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的主场。考虑到财政支出、基建投资下半年的积极态势,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地产周期走弱居民持续去杠杆对投资、消费的拖累,预计下半年实际GDP有望增长稍高于4%,明年经济增长需在居民地产需求、消费需求两方面至少择一进行可持续的刺激,政府部门阶段性加杠杆以优化居民收入结构、提升中等收入居民收入分配比重或已成为当务之急。初步下修9月、Q4、全年出口同比预测至8.5%、5.2%、11.0%,分别较上月预测下修3.2、0.7、1.0个百分点。 以下为正文 一、8月出口大幅低于预期的三大原因:发达经济体加速紧缩开始抑制消费需求、短期全球能源供给压力减轻加快海外工业生产恢复、广深散发疫情再度扰动生产。 8月我国出口(美元计价)同比大幅下行10.9pct至7.1%,低于我们预期(14.9%),一方面显示美欧加速退出货币财政刺激已经开始令全球商品消费需求趋势性降温,同时近期全球能源供给紧张程度低于市场此前担忧,油价下行,发达经济体工业生产冲击有所缓和;另一方面,8月国内疫情再度侵袭包括广深在内的一些制造业重点地区,短期生产扰动再现。8月进口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至0.3%,亦低于预期(1.7%),内需偏弱的同时国内产业链进口替代亦持续进行。 二、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普遍回落,全球商品需求缺口收窄,其中对货币紧缩更为严厉、能源供给压力相对更小的美国出口回落幅度最大。 从主要出口目的地结构来看,8月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普遍明显下行(美欧日英合计-12.4pct至3.7%),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大幅下行14.7个百分点至-3.8%,为自2020年6月以来首次陷入负区间,而对欧盟(-12.1pct至11.1%)、日本(-11.3pct至-7.7%)虽也大幅回落,但与基数变化相关性更强,对英(-1.1pct至2.7%)回落幅度较小。这一出口地区结构充分显示出在今年年初以来发达经济体先后进入货币财政刺激政策的同步退出阶段之后,全球商品消费需求已经开始降温;而俄乌冲突一度引发市场对全球能源供给紧张的担忧,但迄今俄罗斯油气生产、出口均大幅好于此前市场预期,7月全球原油供给疫情以来首次突破1亿桶/日,原油价格中枢跌回俄乌冲突前水平,也带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恢复路径延长,能源紧张导致的二次冲击幅度较小,例如7月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三年平均增速回升0.4pct至1.2%,已高于疫情前水平(0.3%),令全球商品消费需求缺口以更快的速度收窄。全球消费需求迅速从过热转变为传出丝丝寒意,是导致8月出口同比大幅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三、海外变种病毒再度肆虐令消费品需求短期回落较快,我国8月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大幅回落;此外广深疫情影响下,电子产业链出口也继续偏弱。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低附加值商品8月出口同比回落幅度比高附加值商品更大,玩具(当月同比-26pct至2.3%)、鞋靴(当月同比-21pct至16.4%)、服装及衣着附件(当月同比-13.5pct至5.1%)、箱包(-17.4pct至24%),对整体出口构成一定拖累。与此同时,8月机电产品(-8.7pct至4.5%)同比回落幅度也较大,其中近年来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汽车(当月同比+1.2pct至65.3%,三年平均增速+16.4pct至63.9%)持续贡献增量支撑,船舶(当月同比+67.2pct至36.8%,三年平均增速+9.3pct至6.8%)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出口也继续走强。但产能更集中于广深的电子产业链出口增速仍在走弱,手机当月出口同比在低基数背景下明显改善+31.7pct至21.5%,但三年平均增速-1.2pct至4.0%,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当月同比-9.6pct至-6.8%)、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当月同比-10.8pct至-2.6%)亦大幅下跌。对同受疫情影响的中国香港出口(当月同比-4.3pct至-22.5%,三年平均增速-3.2pct至-2.3%)亦在继续走低。 四、大宗工业品进口明显改善,扭转了7月受此前疫情影响的暂时性走低,加工贸易相关产业链进口替代持续压低整体进口增速。 8月进口同比高基数下回落2.0个百分点至0.3%,稍低于我们预期(1.7%),三年平均增速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9.3%。大宗商品进口方面,原油进口量同比小幅回升0.1pct至-9.4%,铁矿砂(-4.4pct至-1.3%)基数大幅走高背景下仅小幅下行,而三年平均增速则回升0.4个百分点至0.5%,铜矿砂(当月同比+19.7pct至20.4%)也大幅上行。我们在7月进出口数据分析中曾提到,当时大宗工业品进口普遍大幅回落可能是5月上海封控期间工业生产不确定性较高而导致的进口订单暂时性减少的结果,8月大宗工业品进口普遍回升验证了这一判断,内需趋势相对稳定。而与加工贸易直接相关的机电产品进口则继续呈现出进口替代因素,汽车(-1.1pct至3.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0.5pct至19.1%)、集成电路(-3.5pct至5.7%)进口三年平均增速均趋回落。 五、全球消费需求寒意已现,我国全球竞争力仍强但下半年净出口仅可勉力维持正增长贡献,我们小幅下修全年出口同比增速预测至11%(下修1个百分点)。如何策动内需向好将成为未来两年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当前已经进入积极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的主场。考虑到财政支出、基建投资下半年的积极态势,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地产周期走弱居民持续去杠杆对投资、消费的拖累,预计下半年实际GDP有望增长稍高于4%,明年经济增长需在居民地产需求、消费需求两方面至少择一进行可持续的刺激,政府部门阶段性加杠杆以优化居民收入结构、提升中等收入居民收入分配比重或已成为当务之急。初步下修9月、Q4、全年出口同比预测至8.5%、5.2%、11.0%,分别较上月预测下修3.2、0.7、1.0个百分点,与韩、越、以及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属较高预测区间,下修全年进口同比增速预测至4.0%(较上月下修0.6个百分点)。从而预计Q3、Q4净出口对实际GDP的拉动作用仍可在高基数下获得+0.4、+0.1左右的贡献,分别较上月预测下修0.2、0.1个百分点,但实属已经表现较好的一年。相应地,我们下修8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预测至4.0%。未来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路径的强度将取决于财政政策重塑国内居民地产或消费需求的速度和结构。对宏观经济来说,当前是促进内需重要性大于外需拉动、财政政策结构优化效果好于货币政策总量刺激的关键阶段。
- 最近发表
-
- 10月核心CPI涨幅创40年最高!日本财相最新表态:将全力抑制通胀
- TCL亮相美国CES2023 展示多款Mini LED科技新品
- 山东省青岛市政协主席汲斌昌接受审查和调查
- 邦达亚洲:美联储紧缩预期重燃 黄金承压下挫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亚洲各国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 完善常态化的沟通机制
- 【火线解读】三部门积极表态,大力支持首套房购买,深圳出大招!机构全线看好“三高房企”!
- Peloton将因跑步机召回问题支付1910万美元罚款,了结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指控
-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9个月下降 联合国:粮食安全问题依旧突出
- 票据利率上行指向8月信贷或好转 大行成信贷投放主力
- 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房地产市场前低后高,三主线选股
- 随机阅读
-
- 金融街论坛多部门发声重磅支持房地产,央行官宣“金融16条”强调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 机构判断A股今年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 香港三币种发行57.5亿美元绿债,认购金额逾360亿美元
- 佐丹奴国际发盈喜 预期年度股东应占净利增长26%至42%
- 北京延庆区筛查出7名社会面核酸阳性人员
- “鹰派”纪要粉碎降息预期 美联储对通胀形势仍有顾虑
- 科技部梅建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据治理体系 持之以恒推动数据原创
- TCL华星品牌视觉形象全面升级,发布全新LOGO
- 极氪汽车回应是否调价: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
- 《2022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发布,光大银行蔡雪峰分享研究成果
- 南向资金连续扫货 基金瞄准港股战略性机会
- 2023年房地产行业怎么走?多部门表态大力支持刚需购房
- 俄罗斯和缅甸签署小功率核电站项目论证备忘录
- 组团井下盗矿,杨某等11人犯盗窃罪,最高被判有期徒刑8年
- 新能源车暂时供过于求,充电桩还有机会吗?
- 涨停板复盘: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涨近1% 光伏赛道板块全天强势
- 上实城市开发11月21日斥资约88.4万港元回购160万股
- 新兴际华过去一年净利润增长8倍 贾世瑞:唯有改革,才有出路
- 山东证监局原局长冯鹤年被开除党籍!违规收受礼金和大量茅台酒,买卖股票获取巨额收益,还干扰发行工作…
- 正泰新能完成15亿元B轮融资,鋆昊资本领投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