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拿地+业绩稳健,这几家老牌央企仍是地产行业的“定海神针”
原标题:2022房企三季报• 央企 | 实力拿地+业绩稳健,定海神针这几家老牌央企仍是实力地产行业的“定海神针”
销售额均列百强房企TOP10、拿地权益额高居行业前列,拿地新增货值霸榜行业前4位……
在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业绩今年前10月全国房企销售榜和拿地榜上,(SH600048,稳健股价13.66元,家老市值1635亿元)、牌央中国海外发展(HK00688,企仍股价14.7港元,地产市值1609亿港元)、行业华润置地(HK01109,定海神针股价24.85港元、实力1772亿港元)、拿地(SZ001979,业绩股价13.01元,稳健市值1007亿元)均名列前茅,充分展现了老牌央企的实力。
与此同时,三季报显示,上述几家家老牌央企的各项财务数据同样表现稳健,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堪称行业的“定海神针”。
虽然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类楼市松绑政策频出,但房地产市场回暖仍需时日。
中指研究院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10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3.4%,降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但收窄幅度均不超过2个百分点。其中,百强房企10月份销售额同比下降26.5%。
销售承压之下,今年典型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不足六成,普遍不及预期,与去年相比降幅也较大,年度经营目标完成难度较大。不过,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央国企的目标完成率仍比较高。
4家老牌央企在今年前10月房企销售榜上名列前茅 来源:中指研究院三季报显示,保利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563.75亿元,同比增加12.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93亿元,同比减少3.61%;招商蛇口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894.84亿元,同比增加9.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7亿元,同比减少53.44%。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11月2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今年房企销售目标普遍完成度不高,虽说有业绩压力,但总体还是稳健的,其中还有企业逆势增长甚至弯道超车,行业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或被动或主动地隐藏着机会。
尤其是“金九银十”期间,部分央国企业绩表现突出。
如保利发展“金九银十”期间多区域联合发力,在湖南6城推出多套特价毛坯房,在山东举办多项营销活动,引导参加线上认筹,在武汉、河北等多地降首付、送家电,并推出收楼再供房等活动。保利发展9月份实现签约金额383.95亿元,同比增加6.6%;实现签约面积227.0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3%。
再如招商蛇口,9月实现签约销售金额350.48亿元,同比增加50.23%。这样大幅度增长,与其中秋节期间推出的深圳太子湾招商玺家园豪宅项目有很大关系,该项目套均总价1917万元/套,首开选房当日售罄,成为今年深圳第二个“日光盘”。
此外,华润置地及其附属公司9月实现总合同销售额约307.0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增加38.8%及10.2%。中海地产9月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228.26亿元,同比上升12.0%;销售面积为123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2.4%。
不过,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去年销售额基数相对较低,是国央企在今年“金九银十”表现突出的因素之一;其次,城市布局较为聚焦,项目多位于一二线热点城市,加之积极促销,并有央国企品牌背书,当前市场环境下购房者更加偏好,如多个一线及二线城市的改善市场出现回暖,部分项目热销。
国央企不仅销售业绩方面优势尽显,在土地市场亦是拿地主力军。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0月的房企权益拿地金额榜上,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和招商蛇口分别以803亿元、691亿元、563亿元和511亿元,排在第一、二、三、五位。在房企权益拿地面积榜上,这4家央企也均进入TOP6。
4家老牌央企在今年前10月房企拿地榜上表现突出 来源:中指研究院从前10月的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金额来看,华润置地、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和中海地产占据了榜单前4位,分别为2003亿元、1923亿元、1588亿元和1161亿元。权益新增货值同样占据榜单前4位,只是在排序上中海地产以2亿元超过招商蛇口排在第3位,分别为1682亿元、1338亿元、1138亿元和1136亿元。
4家老牌央企在今年前10月房企新增货值榜上占据前4位 来源:中指研究院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到第三四批集中供地后,市场出现了细微变化,此前在土拍市场上作为拿地主力的央国企也渐显乏力。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22城首批次、二批次集中供地中,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均在四成以上,二批次甚至接近五成;但在三批次集中供地中,央国企拿地占比降至三成,而地方国资企业拿地比重提升至53%。如福州、无锡2022年以来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均在五成以上,三批次在九成左右。
严跃进认为,一方面外部环境确实比较差,但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疫情和外部行情,房地产行业发展多年较为浮躁,有些企业没有科学把握方向,企业自身也要做反思,还是要继续强调对党的二十大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精神的理解,真正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
- ·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怎么建?易会满提出三道“思考题”和五个原则
- ·大湾区青年图鉴:配角、厨神与孤岛上的女工程师
- ·成长板块重回视野,电子行业涨幅亮眼!
- ·总书记与香港的温暖故事
- ·前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
- ·博时市场点评6月30日:A股普涨迎上半年收官,大消费板块走强
- ·6月318股获券商首次关注!这只股距目标价还有82%上涨空间
- ·机票燃油附加费创历史新高
-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 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 ·远洋集团:现金流状况恶化,公开融资同比大减66亿
- ·乐纯生物收购格氏流体:收购价格过亿元、100%控股,扩充过滤板块产能
- ·今晚标普500料创1970年来最差上半年表现,利空出尽了吗?
- ·光伏逆变器公司销售数据造假?固德威等多家公司回应
- ·外交部:相信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相关航班会逐步恢复、增加
- ·上交所大力支持企业盘活存量资产 进一步发挥资产证券化市场功能
- ·胡锡进:防疫政策新规不断,老胡的这些大实话你值得听
- ·4元成本清洗剂卖出百倍天价,通一次马桶收费近5000?警方出手了
- ·南京银行48岁行长辞职,另有任用!带领大零售转型,去年存款余额过万亿
- ·2022年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启动
- ·2022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销售额位前三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23日斥资7920.48万港元回购2253.4万股
- ·行程码摘星,餐饮、旅游板块大涨!“说走就走的旅行”来了?
- ·难以想象!300余套房烂尾近30年,这个讼争不断的“问题楼盘”在寸土寸金的深圳为何难以盘活?
- ·锦龙股份33亿定增方案到期失效,旗下券商过得还好吗?
- ·安信信托董事高超失联,今年4场会议未亲自参加 公司:无法确定失联原因
- ·梅德韦杰夫:某些情况下对俄制裁或被视为侵略,甚至是俄开战理由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肖钢:应该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
- ·高考志愿填报,这生意有多大?如何辨别坏分子?
- ·北京铁路暑期新运行图明起实施!北戴河秦皇岛方向增开列车
- ·奈雪的茶推虚拟股票,网友称“我看刑”,律师称涉嫌违法
- ·永辉超市一颗白菜卖90元?商家回应
- ·厦门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网络主播范思峰偷逃税案件进行处理
- ·国际航运公会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刘洋: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独具“二元属性” 金融+航运大有可为
- ·安钢集团董事长李利剑:目前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有继续扩大的态势
- ·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 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 ·中国华融完成转让所持华融湘江银行40.53%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