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穿越磨砺
融创,穿越磨砺穿越磨砺
命运大起大落,融创往往转瞬铸就。融创此刻融创中国(01918.HK)董事会主席孙宏斌的穿越磨砺体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融创
3月25日,融创融创发布公告表示,穿越磨砺预计无法按期兑付“20融创01”与“21融创03”的融创到期利息,开始与债权人沟通“20融创01”的融创债券展期及“21融创03”延期付息。
这一年来,穿越磨砺命运同轨的融创房企不在少数。公开数据显示,融创截至3月已有超过20家房企与债权人沟通债务延期,穿越磨砺其中包括中国恒大、融创世茂集团、融创……在孙宏斌一番努力与挣扎后,融创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回顾过去,中国房企的发展都如此相似——高杠杆+高周转带动规模与市值快速膨胀,当严厉调控来袭,房地产行业进入寒冬、流动性长期紧绷时,,房企不得不面临过往模式带来的发展阵痛。展望未来,它们的走向不尽相同——巨大的压力并非只在昨天,融创扛到现在,加速回款,自掏腰包,变卖资产,就是不躺平。
或许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这一年来,人们见过了太多的放弃,习惯了无法如期偿债双手一摊的故事;咬牙挺着,坚持一步步走到最后的却少见,而就是它们或许才有可能触底反弹。
“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为何不给拼了命勇敢担责的人,一个继续下去的机会呢?
残酷的考验
地产行业仍然处于冰封期,不过为地产行业纾难的信号,已经在2021年发出。
去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召开,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字当头”,“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两天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两场重要会议,被各方视为市场转向的标志。此后,降准、放贷、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多达14项。
事实证明,行业调控暂时告一段落。就在“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目标成为主线后,地产调控的基调也逐步向“支持”转变。
奈何,哨音吹响与政策落地之间存在一条超长的“反射弧”。某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制定并落地专项政策需要时间,因此资金压力仍然存在。
没想到常规比赛结束后,一场漫无边际的加时赛仍在继续。
无法及时得到资金配给,大量房企选择躺平,甚至宣布破产。人民法院公告网以“房地产”为关键词检索,2021年共有343家企业发布破产文书,它们像骨牌一样成片倒下了。
宣布破产是容易的,按规章流程执行即可;继续活着是困难的,毕竟要面对更加严格的现实:为避免更多风险,各地密集出台并从严执行资金监管政策,限制了流动性。
源头没有充分“放水”,监管“大坝”又集中“蓄水”,房企们正在加速干涸。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下降23.5%,同比更是大幅下降47%,较2021年月均水平下降56.5%,期待中的2022年“小阳春”并没有来。
没有业绩就意味着回款降低,众多民企只得面对评级下滑的风险。有数据显示,TOP30民企中,有20家民企处于B级及以下评级,随之而来的恐慌影响金融机构的信心,从而陷入流动性受限的恶性循环。
信心没了,是很可怕的事情。过去击倒房企的还是债务逾期的事实,如今可能只是一条模糊不清的微信截图。
回看融创债务展期,只能感叹:在地产行业去杠杆、降风险的压力下,考验仍在继续,行业并未因此回暖。融创都要面对债务沟通展期的考验,何况其他。
坚硬的石头
针对融创当前的处境,有不少悲观言论,其实大可不必。沟通债务展期并未构成实质违约,何况无论融创还是孙宏斌,仍在尽全力摆脱困境,而且有了一些成果。
关于这方面的报道,网络上有不少:2021年,融创并未出现暴雷事件,全部债务均及时偿付,总计超过200亿元;2022年1月还提前偿还了债券“16融地01”,以及到期兑付的ABS,两笔合计约42.5亿元。
在回血方面也拼尽全力,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通过资产出售、股权融资、大股东借款等方式,已经回笼资金超过300亿元。
若非祥生控股集团(02599.HK)与龙光集团(03380.HK)意外暴雷,后续的资产处置与拆借现金仍在继续,不会陷入当前的困境。
如今被打乱节奏,融创面对着一则坏消息,一则好消息:坏消息是除了沟通展期,鲜有其他的路可走;好消息是这个最后的选择,或许是最佳选择。
这是一次尽全力争取时间和空间的竞赛:一旦成功展期,就能阶段性缓解经营资金压力,从而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确保高质量的产品施工与交付。在此基础上,融创就能获得长期稳定的运营现金流,进入相对良性的债务清偿和发展循环中。
“融创现在的选择,是在到期债务处理和稳定经营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接近融创的人士表示。
整体来看,融创还是一个“潜力股”,充足的土地储备是底气所在:根据统计信息,2022年融创共有约7000亿元的可售资源,其中80%位于核心一二线城市。要知道,目前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仍然维持着上升趋势。
融创曾在2021年12月底统计,在现有土储基础上,考虑到目前账面资金、项目完工所需的后续全部资金投入以及全部债务偿还后,预计仍有约4000亿元的权益盈余资金,足以保证后续全部项目的高质量交付。
换言之,只要孙宏斌不躺平,只要让融创平稳度过这次难关,时间就能换得理想的结果。
孙宏斌会躺平吗?肯定不会,否则就不会在困难的时候慷慨出手4.64亿美元,为融创提供无息资金,确保此前公开市场债券如期支付。孙宏斌已经豁出去了,眼下将救命钱塞给融创,他的人生走向早与公司紧密捆绑在一起。
至于融创,其实早就从“冒险模式”转向“求稳模式”——口袋里还有充足的资产,前期已经在抓紧兑换大量现金补充流动性;现在只要继续努力,总能够彻底出清风险。
这样看来,融创或许是那块“坚硬的石头”。
未来,剩者为王
当然,还会有看空的观点:无论融创有多坚硬,它终究只能是块石头,一块石头能值多少钱?
不少人认同这一观点:曾几何时,“恒碧融万”四巨头快速成长,成功取代“华南五虎”(碧桂园、恒大、富力、雅居乐、合生创展),成为新一代地产偶像,那是何等风光。
如今虎落平阳,一年前的市值还有1590.15亿元(2021年3月17日),一年后降到282.04亿元,82.3%的降幅如何能够重回旧日辉煌呢?
其实还真有机会。
从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房住不炒”的基调至今,地产行业优胜劣汰已经持续了六年时间。经过大浪淘沙的房企,已经告别“双高”的发展模式,逐步清空风险,具备融入新时代的能力和条件。
与此同时,被淘汰的房企将会让渡大量资产和发展空间,留给幸存者共同分享。一旦黄奇帆“九成房企自然消亡”论最终成型,剩下的一成将会分享整个市场的蛋糕。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减轻,市场回归正轨,整个行业将会是全新的面貌。
只要你还活着,已经自证足够强悍的生命力,能够分享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个信念支撑众多房企绝不躺平,其中也包括融创。
眼下,如上设想正在按部就班地落地: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同日作出表态,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顺应调控大势,全国各地的监管政策开始松动。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2022年共有55座城市对楼市政策进行松绑,各项条例涵盖放松限购限贷、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售及购房补贴等多方面。
调控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强化整个行业的健壮性,加速市场优胜劣汰,而非让地产停滞不前。因此首创证券首席分析师王嵩表示,结合近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态“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扭转”,以及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相关描述,基于防风险意图的地产政策宽松化有望贯穿全年。
为了进一步纾解地产行业流动性,房地产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条红线”,主管部门通过全新的方式为房企提供流动性。这些政策,对家底够厚的融创同样是利好——当你可以买,证明你活得很好;当你还有的卖,手里就有了一张希望的船票。
当然就此断言融创将重获旧日辉煌是武断的,毕竟眼前的考验还没有过,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很有必要让融创这枚子弹“再飞一会儿”。
结语
眼下,看空地产股成了普遍现象,对房企的负面态度甚至酝酿出近似“妖魔化”的形象。其实大可不必。地产行业仍然是中国支柱型产业之一,健康发展应该得到各方的支持,而不是盲目地指责,甚至咒骂,这些都没有必要。
求稳并不意味着停滞,也可能是一次突破旧观念,融入新时代的机会。多轮优胜劣汰,已经让行业经历过脱胎换骨的疼痛,当融创站在辞旧迎新的关口,为何不多些信心呢?
相关文章:
- 日均新增2.22万例,为何疫情居高不下?低风险区怎样防控?医院发生疫情是否封控?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 惊动交易所!百亿私募珠海阿巴马资产狂买A股公司三雄极光,“越线”也不停手!3个多月买成第六大股东
- 哪吒领跑,理想掉队!“造车新势力”多款新车陆续发布
- 周延礼:加快制定数字金融标准规则 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纳入监管
- 中泰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非核心业务成新增长亮点
- 诺基亚谷歌合作,在Pixel 6 Pro安卓13手机上成功试验4G/5G网络切片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 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A股明日风口: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连续3个月同比降低,玩具、服装等品类跌幅居前
-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07亿元!地产等传统经济板块受青睐
相关推荐:
- 不留作业让学生看场球,杭州一中学校长:他们的眼睛里有热情
-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 年内916家A股公司回购股份 超七成为民企
- 王滨被双开!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 吴奇隆、蔡徐坤、华晨宇、李宇春……明星爱上专利,粉丝支持正版
- 为遏制卢布升值,俄被曝拟购价值700亿美元人民币或其他友好国家货币
- 俞敏洪称新东方的管理会议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是野外徒步 二是喝顿大酒
- 央行:8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82亿元
- 吉林舒兰出台购房优惠政策 90平米以上每套补贴1万元
-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 众捷汽车实控人孙文伟IPO前诡异获股权激励 1436人次未缴五险一金自称625人次“主动放弃”
- 交通运输部印发《道路运输电子证照运行服务规范(试行)》
- 丰田与松下电池合资公司考虑在日本建新厂
- 北证50上线首日开门红 北交所迎指数化投资时代
- 陈相秒:中越关系如何更上一层楼?这两条对话主线很关键
- 中国游戏市场10月销售收入超197亿元 6个月内首次环比正增长
- 北证50开门红!首批指数基金也来了,8家公募上报,北交所驶入指数投资时代
- 不只让智利车厘子变得便宜,航运数字化运用还应加强这些
- 中国银行信用卡上半年消费额7288.69亿元 同比下滑6.40%
- “打新潮”来了,7只新股即将申购!北交所快速扩容,券商:投资机会看三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