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2025年基本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
原标题 中国官方:2025年基本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中国有效机制 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官方自然资源部、年基能乡农业农村部、本建国家乡村振兴局、立文国家开发银行日前联合印发的化产《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业赋有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村振有效机制基本建立。 《意见》明确了创意设计、机制演出产业、中国音乐产业、官方美术产业、年基能乡手工艺、本建数字文化、立文其他文化产业、化产文旅融合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提出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等4方面政策举措,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投资兴业,促进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意见》要求,地方各级相关部门和机构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充分发挥县域统筹规划、资源配置作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 《意见》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文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在乡村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有的地方盲目大拆大建、破坏传统风貌,有的地方机械化照搬、低水平复制城市模式,这些都不可取。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提升相关项目规划水平、设计品质、建设标准,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保护好村落传统风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拿到这项重要业务首批“入场券” 多家券商透露布局最新进展
- 视频丨吴晓波:没有人会因为你有钱而尊重你
- 央行:高度重视涉诈资金链治理 压实金融机构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通过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等途径 多措并举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 北京:11月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乘公共交通查48小时核酸!环京通勤注意
- 职业打假江湖:是“英雄”还是敲诈勒索?
- 证监会:明确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责任 减少不必要的涉密敏感信息进入工作底稿
- 凤凰西飞:沪苏大学多位学者出任安徽省高校领导
- 难念的元宇宙直播生意经:玩法新瓶装旧酒 平台中心化特征显著
- 争夺副会长失利后,政法大学刘教授发声明与汪教授绝交
- 原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接受审查调查
- 格鲁吉亚加入对俄制裁
- 如何借道增强策略ETF获取超额收益?
- “十四五”风电光伏技术路径来了,强调解决退役回收难题
- 互联网会变成传统行业吗?
- 大幅加仓医药和新能源板块 配置从分化走向均衡 基金经理调仓“鼓点急”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三周下降 创两个月来新低
- 邻居“阳了”,我该怎么办?要隔离多久?专家回应
- 西媒分析:乌克兰战争的下一阶段会是什么样?
- 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中欧达成许多共识 合作应对危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