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大涨,我们的“餐桌”会受影响吗?
来源:国是餐桌直通车
2022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全球极端天气、大涨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创下历史新高。餐桌分析人士认为,全球2023年粮食安全危机尚难完全化解,大涨全球谷物价格或将持续高位震荡。影响
全球粮食安全紧张,餐桌我们的全球“餐桌”会受到影响吗?2023年我国食品价格将如何变化?
2022年全球食品价格
创历史新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32.4点,大涨低于2022年11月的影响135点,连续九个月回落。餐桌然而,全球2022年全年食品价格指数达143.7点,大涨涨幅为14.3%,远高于10年平均水平,创1990年开始编制指数以来全年食品价格指数最高值。
其中,植物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9%,创年度新高。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9%;国际玉米和小麦价格再创新高,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4.8%和15.6%。食糖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7%,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指出,通货膨胀、战争和极端天气的总体影响使得世界上许多人获得食物的机会受到限制。自乌克兰冲突开始以来,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增加了20%。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45个国家和地区的总计约2.05亿人处于“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级别的粮食不安全,人数较上年大幅增长。
2023年全球食品价格
或持续高位波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事实上,全球粮食总量供应整体上是充足的,但是受到战争、疫情等因素影响,国际供应链受到阻碍,近几年一些粮食出口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助推粮价持续走高,此外,去年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推动粮价大幅上涨。
他预计,因世界各国增加了粮食种植面积,2023年形势可能会有所好转,如果不出现极端灾害天气,国际粮价有望回落趋稳。但鉴于目前粮价整体仍处于高位,且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2023年粮价不排除继续高位震荡的可能。
光大期货农产品总监王娜亦认为,综合来看,2023年国际谷物价格将延续高位表现,2023年第一季度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预计恢复反弹、玉米震荡上行。
我们的“餐桌”会否受到影响?
从总量看,我国食品供应充足。
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730.6亿斤,同比增长0.5%,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完全自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我国粮食产能相对稳定,且口粮主要靠国内供应,预计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指出,2022年秋冬种进展总体顺利,2023年夏粮丰收基础进一步夯实。预计在天气正常、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粮食进口配额不出现大幅调整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粮食将继续实现增产。
从物价水平来看,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企的情况下,我国物价保持了总体平稳,全国CPI上涨2.0%。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表示,2022年全年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8%,明显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10%左右的涨幅。国内外粮价涨幅对比更加明显,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缓,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全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
展望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绷紧粮食安全一根弦
姜文来表示,在总量供给充足的同时,也要始终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粮食安全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面对国际粮价波动,姜文来称,要关注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一些品类,比如,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可能对国内大豆、饲料行业、畜牧业和食用油产业会有较大影响。需要防范饲料价格高涨导致肉蛋奶以及食用油价格的波动,并加强监测,做好调蓄准备。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2023年,将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扩大大豆油料,主攻提高单产,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针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姜文来表示,要早日制定和出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相关政策和方案,建立长效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将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
- ·香港金管局:稳定币的波动性或会蔓延到传统金融领域
- ·中国东航:7月3日航班量创4月以来新高 上海-三亚航线近期客座率接近95%
- ·深交所与郑商所联合开展“深市上市公司期货业务系列培训”
- ·三连板后国中水务回复“不直接参与重整计划”,跨界合作能否扭转公司颓势?
- ·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应符合7大要求 可提供的产品明确
- ·周杰伦新专辑未发豆瓣先开分 疑被恶意评价引网友不满:要官方给说法
- ·吉利旗下公司获魅族单独控制权,李书福造手机落下关键一子
- ·打新早报:动力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第一股上市!华盛锂电将迎抢购热潮
- ·奇妙的达美乐披萨|达势股份IPO:持续亏损,但加速扩张,自营配送成本压力大,加盟商巨亏,总店“肥吃肥喝”
- ·贝索斯抨击拜登降低能源价格的呼吁 称其完全不懂市场规律
- ·五部门发文提升消费品工业数字融合应用能力
- ·麦趣尔回应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调查:不拒绝、不逃避
- ·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
- ·传播速度更快!警惕奥密克戎“第二代变种”,多国已出现病例
- ·“进口车禁地”日本:微型车称王,电动车掉队
- ·魅族沈子瑜,黄质潘谈星纪时代战略投资:魅族将走向生态融合时代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6人死亡、2人失联,相关嫌犯已被控制
- ·衰退+加息=美国违约飙升?大摩:更紧迫的是评级下调潮
- ·卷土重来?美媒曝特朗普或最快本月宣布竞选2024年美总统
- ·央行宣布两项开放新政:6个月后启动互换通、内地香港货币互换安排升级
- ·大S起诉汪小菲未支付其生活相关费用,汪小菲晒账目清单
- ·快讯:3000亿养猪龙头牧原股份午后涨停 股价创近5个月新高
- ·快讯:指数午后持续回暖创指涨1.6% 储能概念股掀涨停潮
- ·通用电动Hummer产量提升缓慢 每天仅产12辆
- ·证监会公众公司部商庆军:完善北交所产品布局 持续研究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品种
- ·人民银行 香港金管局 香港证监会联合举办“债券通”五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