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小心,别落入陷阱!
来源:金融时报
近年来,代理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以“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处置名义,发布以“停止催收”“反催收”“全额免息”“停息挂账”“信用卡债务重组”等为标题的信用心别陷阱广告,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消费者信任,卡债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落入收取高额代理费用,代理牟取非法利益,处置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信用心别陷阱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卡债
对此,落入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代理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处置守护好自己的信用心别陷阱信用名片。
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套路多
套路一:假冒专业人士发布虚假广告,卡债夸大宣传。落入
不法分子冒充律师、银行员工或相关专业人士,在微信公众号、QQ群、网络论坛、短视频等媒体平台发布“逃废债务”“全额免息”“征信修复、洗白”“专业反催收”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成功案例夸大宣传,删除屏蔽不利评价,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为噱头进行虚假承诺,欺诈诱骗消费者找其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
套路二: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收取高额费用。
夸大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作用,诱导消费者授权其获取个人金融信息,并要求提供身份证号、信用卡账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成员信息,甚至要求邮寄身份证原件、信用卡、电话卡等重要个人证件,或要求提供密码信息等敏感金融信息,并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咨询费或手续费。
套路三:怂恿消费者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恶意逃废债。
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违背诚信原则甚至跨越法律底线,编造办卡经历等事实,伪造贫困、重病、残疾等证明材料,错误套用法律法规,使用固定投诉模板,以消费者身份向银行、监管部门、政府机关等进行投诉举报,并借此向银行机构施压,以达到逃避债务目的。
套路四:阻碍有关部门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切断正常维权渠道。
切断消费者与银行、监管部门间的直接联系和沟通,诱导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不当维权,甚至以扣押身份证等手段胁迫消费者以维权为名反复升级投诉,阻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正常协商,从中攫取非法利益。
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存在三大风险
风险一: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多。
消费者将重要个人身份信息、个人金融敏感信息等提供给非法代理方,面临被不法分子非法出售、非法使用的风险,如进行信用卡恶意透支、伪冒办理小额贷款、伪冒办理银行卡盗刷或参与洗钱违法犯罪活动等。
风险二:个人信用受损影响大。
如果消费者轻信非法代理方所谓的“维权”方法,拖延或暂停还款而拒绝与银行沟通,很可能因逾期还款导致消费者个人征信信息产生不良记录,对后续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消费者受非法代理方教唆参与编造事实、提供虚假材料进行恶意投诉,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涉嫌违法犯罪。
风险三:个人资金损失风险高。
消费者若选择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与银行之间正常协商渠道将被切断,会造成协调处理进度延迟,消费者除需承担因逾期产生的息费增长外,还需承担高额的咨询费、代理服务费或手续费,加重自身债务负担。此外,消费者将详细的个人信息甚至银行卡密码提供给非法代理方,还可能面临银行卡被盗刷等,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广大消费者要学习正确使用信用卡
一是全面清晰了解信用卡功能,做明白消费者。信用卡具有循环透支功能,还款情况将直接影响个人征信。消费者在办卡时务必认真阅读信用卡领用合约、信用卡章程等,全面了解其中涉及申领、使用、费息收取、对账及还款等重要内容,熟知信用卡使用规则,正确使用信用卡。办卡后要注意信用卡需本人持有,不要交由他人保管,更不要出租出借他人使用。
二是信用卡消费量力而行,养成按时还款好习惯。信用卡消费者需要注意培养理性消费的理念,避免“冲动消费”“过度消费”,为确保信用卡能正常使用,需要避免进行信用卡套现或者违规改变信用卡资金用途等异常用卡行为,对于正常消费产生的信用卡账户余额,记得按时查看并还款,避免产生逾期记录影响个人征信。
三是认清非法代理真面目,切勿泄露个人信息。信用卡消费者需要注重增强个人依法维权及信息安全意识,切勿参与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违法行为,切勿向非法代理机构提供个人重要信息,避免因信息外泄给自身带来不可控的风险。如果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为侵害,应保留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四是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消费者对银行信用卡服务存有异议的,可直接向银行投诉;未能解决的,可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仍未解决的,可根据协议约定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主张民事权益。切记不要轻信非法代理方的虚假承诺,避免上当受骗,造成钱财和信用“两空”。
-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滨州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燕钦国被开除党籍
- ·长城证券3.84亿股定增股今解禁
- ·补贴退场,新能源汽车如何“续航”?
- ·新股提示:一彬科技今日申购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普京将无法参加戈尔巴乔夫的葬礼
- ·马斯克认错?新赛道龙头连续涨停!行业复合增长率超25%,持续高成长股曝光
- ·如何看待ChatGPT爆火背后潜在的法律风险
- ·用户反馈近期访问苹果官方支持页面,出现“无效 URL”错误提示
- ·国有大行密集与优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综合授信额度达数千亿
- ·“降本增效”亚太财险调整年佳绩频传
- ·汇丰控股涨近5% 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6%
- ·刚刚,蔚来官宣:今年新增1000座!
- ·消息称佳能明年将发布两款Cinema EOS相机
- ·最高检: 依法稳慎办理涉上市公司退市案件
- ·盈利两年又再亏损!个险深度调整之下,君龙人寿如何应对挑战?| 保险
- ·五菱汽车发盈喜 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约8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 ·财信吉祥人寿股权变局:拟增资7.83亿元、引入两家国资新股东,反对票数约占两成
- ·溢价逾两成转让股权 宝鹰股份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大横琴集团
- ·剑桥大学商学院院长谈ChatGPT:最强的人工智能来自与人类智能相结合,而非替代
- ·20cm闪崩跌停!钙钛矿大牛股奥联电子被声明陈述造假,公司表示在准备公告
- ·“云南首富”被监视居住,千亿新能源牛股恩捷股份“爆雷”,华夏基金郑泽鸿、嘉实基金姚志鹏一天浮亏近亿元
- ·瑞士信贷跌超3% 监管机构将审核瑞士信贷主席关于资金外流停止的言论
- ·印度阿达尼集团再添“一宗罪”:子公司滥用ESG投资,风险或扩散
- ·“龙抬头”沪指收复3300点!大牛股遭“打假”20CM跌停,小散如何应对?
- ·深度学习技术引发信任危机?构建可信AI正当时
- ·降低绿色溢价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