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百强房企销售仍在探底 业绩规模同比下滑逾3成
财联社2月1日讯(记者 李洁)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月百业绩逾成2023年1月百强房企销售仍在探底。强房企销
中指院数据显示,售仍1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总额为4223.3亿元,探底同比同比下降31.7%,规模较去年同期降幅扩大8.6个百分点。下滑
“目前购房者对未来预期依然偏弱,月百业绩逾成信心是强房企销制约新房销售的一大症结。其次春节周房企推盘积极性普遍不高,售仍房企在一二线城市更多是探底同比以续销项目为主,新推盘主要在较低能级的规模城市。”国盛证券分析师金晶表示。下滑
克而瑞一位分析师表示,月百业绩逾成预计短期内,强房企销市场的售仍供求和成交不会出现明显转暖的迹象,整体销售将保持低位运行。
1月不同梯队房企销售金额均同比呈现较大幅度下滑。据国盛证券统计数据,从2023年1月操盘口径销售金额来看,跌幅最小的是TOP11-20房企,同比下降19.9%;TOP10房企排名第二,同比下降21.2%;跌幅最大的是TOP21-30房企,同比下降50.5%。
从销售金额看,1月,保利发展、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位居前五,销售额分别为295亿元、278亿元、270亿元、160亿元、158.5亿元,其中保利发展行业排名升至第1位,招商蛇口升至行业第5位。
“目前的行业形势下,央国企及部分优质民企发展韧性较强、中小房企竞争力不足,2023年房企格局将继续分化。”上述克而瑞分析师称。
拿地方面,百强房企投资力度亦呈下行态势。中指院数据显示,2023年1月,百强企业拿地总额591亿元,同比下降29.4%。从新增货值来看,绿城中国、广州润川房地产开发、中关村发展占据榜单前三位。
“地方国企仍是拿地主力。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等区域拿地金额占据前两位的房企均是地方国企,表明当前地方国企仍是拿地主力,也预示着2023年土地市场,地方国企仍将担当重要角色。”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2023年或将是房地产重启的一年。
2022年末,中央层面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提振市场信心。房地产行业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全面支持房企融资,纾困方向也从此前“保项目”转换至“保项目与保企业并存”。
2023年以来,各地持续落实“因城施策”。据中指院统计,截至1月31日,1月已有50省市(县)出台政策53条,降成本措施传导加快,已有近20城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以下。
金晶认为,当前阶段需要政策多方面发力,预计后续会出台更多需求端的政策,去推动需求释放,包括但不限于一线核心区四限政策的打开、调整房屋套数的认定、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调降等。
“对房企来说,虽然2022年末以来市场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房企融资渠道更加通畅,但长期来看,其运营改善的核心还是在于销售端。”上述克而瑞分析师称。
上述克而瑞分析师进一步表示,房企一方面要耐心等待预期修复、需求端改善,市场筑底回升、销售回款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其他规模房企也应保证货量供应,积极营销、促进去化及回笼现金。
- ·当虚拟货币“傍”上世界杯,相关代币价格波动不断!鱼龙混杂风险要当心
- ·股价走高,业绩预喜!是谁在增持?
- ·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回归人口监测及生育服务本位
- ·受示威抗议活动影响,五矿集团旗下秘鲁铜矿再度停产
- ·美媒:马斯克对推特员工表示已结束裁员,正寻求招入更多工程师
- ·前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
- ·连续抢买14天,超千亿净流入,创A股纪录,是去年全年的近1.5倍!北上资金为何火力全开,大幅加仓股曝光
- ·2022年第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通报:瑞华保险、复星联合健康、招商信诺人寿分居人身险万人次投诉量前三位
- ·声网Q3净亏损2770万美元同比扩大三成 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 ·岚图汽车增资项目落槌:新增10大股东,注册资本增至30.85亿元
- ·私改户型挪用公摊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 ·金朝阳集团:陈庆达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 ·Twitter为付费用户推“编辑”按钮:30分钟内可更改推文
- ·苹果将推出混合现实耳机 是“王炸”还是“炸弹”?
- ·南向资金净卖出69.04亿港元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36.87亿港元
- ·中国石化投资成立智能机器人公司 注册资本1亿
- ·选资本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要求明确了
- ·美日荷达成协议将限制向中国出口部分尖端设备?外交部回应
- ·2022年第三季度财产险亿元保费投诉量、万张保单投诉量通报:众惠相互保险、阳光信保、海峡保险均居前三
- ·多地发布2023年一号文件 提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中字头股票持续飙升,中铝国际直线暴涨27%
- ·消费板块利好出尽?欢喜传媒跌超12% 机构称需关注基本面拐点出现
- ·部分SaaS概念股逆市走强 Zoom涨超4%
- ·德国总理首访南美 西方“硬扯中国”莫名其妙
- ·11月21日银行早报: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多家银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
- ·投诉情况曝光!多家银行、保险公司被通报,信用卡业务成“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