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11,你被AI促销电话轰炸了吗?
澎湃新闻 实习生陈芙蓉 记者 卫瑶 王亚赛 陈良贤 过去几年,个双每到“双十一”,销电营销短信的话轰“狂轰滥炸”都让人头疼。工信部明令禁止后,个双不胜其烦的销电短信问题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到了今年“双十一”,话轰一些商家又出了新花样。个双 最近几天,销电不少网友反映自己密集接到网店的话轰营销电话,提醒他们“双十一”活动已经开始。个双这些来电大多显示为私人号码,销电而且还不是话轰真人,是个双声音逼真的 AI 语音。 澎湃新闻收集并分析了社交媒体上一千多条提到“双十一”营销电话的销电帖子,看看大家是话轰如何评价这波疯狂的促销来电的。 汪宇是上海的一位 90 后白领,经常网购的她最近接到了不少美妆品牌的促销电话。但是,她没有像以前一样立即挂断,“对方的声音太好听,我就从头到尾听完了。”汪宇说。 而让汪宇不想挂断的促销电话,其实是人工智能语音。 只是,再好听的声音,不分场合、不分频次地呼叫,也会让人招架不住。 和营销短信一样,为了提升宣传效果,一些商家在使用营销电话中也采取了“轰炸战术”。网友 @TS11什么时候出啊 就统计发现,自己一天内就接到了 5 个商铺店家的广告电话,而同时间内收到的促销短信不过才 7 条。 而且对很多人来说,短信可以不马上看,但电话不得不立马接,其打扰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商家使用私人号码来促销,这导致消费者很难分辨,很多人更是因为工作需要,怕漏接重要电话而被骚扰。 双十一的各位商家们,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好嘛,每一次接起来我都以为是面试电话,一下午能给我来好几个。。。我真人麻了。。。让我好好跑会儿代码不行嘛 ——网友 @尘曼沫 而且尽管 AI 客服声音逼真,但它们基本感知不到客户的情绪。不少人在电话这头明确表示不需要、不会买,电话那头的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推销着自家的产品。 更闹心的是,短信有回复“TD”可退订广告,而目前大家接到的促销来电里,还找不到任何退订的渠道。 电话营销并不是新事物,很多人都接到过装修、借贷、商铺等的商品推销电话,只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越来越多的商家用起了这种执行稳定、声音还好听的 AI 电话。 但目前为止,根据我们的统计,“双十一”促销电话主要集中在美妆领域,其中也以大牌居多。 网友 @黄棠一宸 就很惊讶地表示,“现在双十一这么卷了吗?各一线大牌挨个给顾客打电话,我已经接到好多了。” 而这一波促销电话,引发了很多人对这些大牌的反感。有人直言:“每接一个这样的电话,我对品牌的好感度就减 50%,也就是接到两次就拉黑的程度。” 这可能不是嘴上说一说。 为了不再接到这些商家打来的促销电话,很多人都在研究分享自己找到的应对方式,其中被多个人验证十分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商铺退订或注销会员。 只是一家一家地退订,过程非常繁琐,有人发现,联系网购平台的客服,提供自己的电话号码,就能一次性退订所有商家的店铺。只是这种方法有局限性:不是 88VIP 会员的话,就享受不到这种服务。 除此之外,网友们还总结出了一些“粗暴”的办法,例如手动过滤一些地方的来电。网友 @不熬夜的兔子 就提到,因为被骚扰了太多次,因此现在凡是来自江浙沪的未知号码,自己就一律不接。 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向 1232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投诉也是一种方法。 因为根据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未经消费者允许就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 而商家在使用电话营销中,也应提供方便的退订方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去年发布的第 37 号令中就明确了:“网络交易经营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时……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应立即停止发送,不得更换名义后再次发送。” 绝不是无论顾客怎么在电话里说“我不想再接到广告了”,声音好听的 AI 客服仍自顾自地推销。 文中受访者汪宇为化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午盘:美股维持下跌局面 市场关注财报与联储纪要
- 央行:对受疫情影响人群,银行要合理延后还款期
- 中集车辆:旗下有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
- 多地试点扩面 社保“第六险”或加速铺开
- 男子举报诈骗网站遇“假警察”,被骗5万余元
- 上海局部松绑限购!临港新片区优化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径
- 四年IPO折戟 大丰农商行成为A股首家IPO被否银行
- 到底听谁的?中信证券下调茅台目标价,直降近800元!招商证券却强推:可涨至2800
- “冷静增长”的爱奇艺三季度营收下降仍然盈利,但亟需下一个增长点
- 欧美疫情“轮回”反弹,谭德塞呼吁“警惕抗疫疲劳”
- 高压打击电信诈骗 你身边的电诈少了吗?
- 美媒:2021年成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一年
- 美媒披露谷歌前CEO鼓动对华“冷战”的“生意经”
- 苏州单日新增55例感染者,官方:请市民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
- 国泰君安:三申产能去化势不可挡 继续推荐养殖板块β机会
-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面秩序管理的通告
- 工行上半年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创新高
- 又是弃购惹的祸?这些资管、私募产品上打新“黑名单”
- 长三角高速货运,疫情下如何畅行
- 美银调查:经济衰退是最大尾部风险 投资者料美联储今年加息七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