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里的裁员潮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数据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巴九灵 来源: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 2022年,职场将迎来第一批大学毕业的裁员潮00后。 当年,数据管理学家陈春花老师在看完《腾讯00后研究报告》后表示,裁员潮她在00后身上看到了一种“高自我效能感”。数据 所谓自我效能感,裁员潮是数据指一个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的信心与期望。 她似乎在说,裁员潮00后很自信。数据 这种自信在最近的裁员潮社交平台里四处可见。 有面试官分享,数据一00后女生在面试时主动“指导”:“我对薪资待遇和工作时长最关心,裁员潮建议你重点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数据” 还有HR说,裁员潮00后会在简历上写自己的数据恋爱次数、王者荣耀段位、会和面试官分享自己的美妆视频。他们试图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我会什么不重要,重点是我很有趣。” 面对这一系列骚操作,人们经不住感叹,00后大有“整顿”职场之势。 但幻灭也来得很快。 上周五,两张盛满员工工牌、卡扣的箱子的照片在坊间流传,分别指向“京东”“有赞”两家公司的裁员现场。 综合媒体报道,在这波裁员中,包括了不少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去年校招进来,现在也即将被裁。” 职场的冷暖,想必00后业已感知。 上周五,我们发文《再没有跳槽涨薪40%—50%了》,邀请一些资深的HR和猎头,为求职者们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 今天,晓报告第一季度手册《今年的“金三银四”,消失了吗?》正式上线,它将从数据维度,给求职者尤其是00后们一些新的参考。 由于新经济领域恰好是裁员新闻的多发地带,在提炼手册里的亮点数据时,我们也会从数据上,对裁员现象进行一定附加观察。 01 供需 “金三银四”依旧,职位竞争日趋激烈 关于今年“金三银四”求职季的总体情况,我们主要参照的是职位供需指数。 2021年1月-2022年2月,每个月的职位供需状况都在变化。 其中,变化比较明显的是3月(需求增幅达161%,岗位供应增幅达104%)和7月(需求增幅达23%,岗位供应增幅达20%),分别对应了“金三银四”和毕业季。 如若要进一步考量一个岗位的求职激烈程度,可以参考职位供需比,即职位供给量(企业)/职位需求量(人才)的比值:当这个数值小于1时,就意味着岗位竞争比较激烈,反之,则供大于求,企业求贤若渴。 整个2021年,人才市场的职位供需比整体呈现“U型”走势。5月-11月,岗位的求职竞争是一年中最激烈的,职位供需比小于1。 一方面,是因为叠加了毕业季,求职人数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这个阶段与一些行业大裁员存在时间交集。 据《经济观察报》从拉勾获得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5月起,在线教育人才需求断崖式下跌,处于“已离职,可快速到岗”的在线教育员工比例高达98.5%。 受此影响,供需比小于1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了2021年12月,供求关系才发生翻转(原因我们下一章做探讨),直到2022年2月,数值还维持在1以上。 这种情形或许不会持续太久,根据脉脉人才智库的最新调研,2022年1—3月平台岗位需求量同比2021增加11.0%,而有求职意向人群同比增加17.2%。 随着“金三银四”的开启,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裁员消息不断,但岗位需求端并没有出现明显异常,各个月份的职位供给量和职位需求量变动基本“同增同减”,市场供需变化相对均衡,尚未出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极端情形。 02 流动 大厂间互通人才,教培人四处分流 刚才我们提到,在2021年12月,因新教育培训领域大裁员所造成的职位供需比小于1的情形,发生了翻转。 翻转的原因,有一个趋势值得参考——新教育培训领域流出的人才,最后分流至纯互联网、新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服务、电子商务 新零售、新金融科技等人才多元化和技术转移化程度较高的各大行业。 这表明,新经济领域的行业之间并不总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相反,它们保持着“互联互通”的友好关系,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也意味着,在新经济领域,跳槽和跨界并不那么难。 比如,IT互联网领域就一直在为其他行业输送人才,主要流向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及软件和电子商务、新能源产业等。 具体到企业,“大厂”“名厂”之间的人才也一直都在欢快地“互通有无”。 字节跳动好似各互联网公司的人才储备库,成为很多新经济领域公司的第一人才来源。而字节自己的人才首要来自阿里巴巴,员工跳槽会首选腾讯。 另外,还有以华米OV为代表的智能硬件领域,以及以“特蔚小理”为代表新能源车行业等,也同其他行业发生着密切的人才“交换”。 至于到底哪个行业更吸引人,可以参考人才留存率这一指标。 2021年,尽管被曝裁员多多,纯互联网(以腾讯、阿里、百度等为代表)依然是人才留存率最高的行业。其次是新能源汽车。 但除了“苦主”新教育培训,也有许多行业存在人员流失大于流入的情况。 结合这些行业的职位供需比,我们发现,这些行业的岗位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比如,职位供需比最大的是智能制造行业,达到了3.06:1。 推测原因大致有三个: 1)人员进行更新换代(这会涉及裁员); 2)行业本身吸引力下降,人才自主离开; 3)人才供给不足,企业招人难。 03 薪酬 北上杭抢占前三,IT互联网继续领跑 2021年,新经济领域在各大城市的薪酬均得到全面增长,大幅跑赢了当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具体到城市,从平均薪酬看,北京、上海、杭州排名前三,在去除了极端影响的薪酬中位数方面,这三个城市也是位居三甲。 从增幅看,“深圳速度”令人惊艳,无论是中位数还是平均薪酬,都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里涨幅最高的。 换到行业视角,IT互联网连续两年位列行业薪酬第一名。 后起之秀是汽车行业,2021年薪酬中位数增幅和平均薪酬增幅均超过50%(这解释了为什么新能源车行业的人才留存率很高),其次是政府机构,虽然平均工资增幅小于汽车行业,但中位数薪酬却提高了近85%。 不过,从薪酬增速看,IT互联网这个第一名就有点不太好看了:薪酬中位数没有增加,平均薪酬增速上只有7.6%,处于行业垫底。 裁员新闻里多次提到,互联网企业的薪酬水平较过去有缩减,如今在数据上有了直观的体现。 此外,从工作年限看,新老员工的薪酬差异还是挺大的,其中工作5—10年的员工,薪酬的中位数和平均值同步达到增幅巅峰。工作时间大于10年,则出现了两种情况,薪酬中位数有所下降,但薪酬平均值会继续增加。 这或是因为有些人有机会升至高层,从而越过了“35岁+陷阱”,而有的人则会面临降薪甚至裁员的风险。 04 一些结语 其实,陈春花老师的分析,还有下半部分。 她认为,自我效能感有四个来源:先前的经验及实际成就、行为榜样(他人的成绩)、他人的劝说以及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状态。 换言之,00后们的自信来源,其实是建立在前人所创造的高速而伟大的成就之上的。 如今,速度在放缓,成就在慢慢褪去光环。00后在经历幻灭的同时,也在收获一种修炼与成长。 他们确实是被寄予厚望来打破规则的一代人,但不应仅仅局限于挑战“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应该包括帮助企业或行业冲出现有的困境,书写全新的榜样故事。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背靠主机厂“标榜式”营销 毫末智行前期优势或成上市阻碍
- 英国央行国债出售偏向于中短期 以向市场提供稀缺的债券
- 2023年度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
- 周四纽约黄金期货收跌1.2% 创2020年4月以来最低收盘价
- 北京:用人单位缓缴社保的补缴期限延期
- 友邦保险11月3日斥资2.25亿港元回购357万股
- 泰格医药截止10月末累计回购390.98万股A股 涉资约3.69亿元
- 金禾实业昨夜发生安全事故 董秘:目前3000吨三氯蔗糖及其他装置运转正常
- “摩天大楼日”,反思摩天大楼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不应将75个基点视为加息的新常态
- 杨元庆谈联想未来规划:资源将向增长领域倾斜,疲软业务要管控费用
- 再上3000点!王者归来!卫星导航个股异动!财务总监曾被判刑6年,最新回应
- 法国监管机构致函推特,要求后者确保履行控制非法内容等法律义务
-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速,元宇宙落地场景将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 沪指跌0.19%再失3000点
- “验房师”成新职业,房产中介转型的新契机来了?
- 本周17只新股闯关IPO,中芯集成拟科创板募资125亿元
- 深圳方正东亚资本涉多项违规被出具警示函
- 央行今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Lyft(LYFT.O):公司估计将产生约2700万至3200万美...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