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片成本1毛钱的保健品卖38年 民生健康要IPO了
卖保健品造富的片成品卖神话依然在延续,近日21金维他背后的本毛保健厂商杭州民生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创业板IPO申请。 过去几十年里,年民农夫山泉钟睒睒、生健娃哈哈宗庆后、片成品卖巨人集团史玉柱都曾靠卖保健品挖到人生的本毛保健“第一桶金”。而民生健康的年民实控人竺福江则凭借一款成本1毛钱的1片的21金维他实现了发家致富。 1片成本1毛钱的生健保健品卖38年 在保健品领域,21金维他算得上是片成品卖“元老级产品”了,自1984年民生药业(民生健康的本毛保健前身)推出至今已有了38年的历史 到1995年民生药业的利润已有1000多万元,也正是年民这一年39岁的竺福江通过内部公开招聘成为民生药业总经理。2000年,生健民生药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片成品卖竺福江成为改革后公司新一任董事长、本毛保健总裁。年民 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后的民生药业经营效率大幅提升,2004年,“21金维他”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已达到7亿多元,创下了多维元素类产品销售最高记录,并获得“中国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而这样一个明星级产品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转让后,在2009年后成为竺福江家刚成立的公司杭州民生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招股书显示,民生健康的实际控制人为竺福江、竺昱祺父子,通过民生药业、景牛管理、景亿管理、瑞民管理间接控制公司 92.00%的股权。 拿下21金维他后,竺福江便靠着这单一的产品“吃老本”。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民生健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亿元、4.39亿元以及4.9亿元,其中21金维他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5亿元、3.96亿元和4.23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94.39%、91.32%和86.70%。 这也侧面反应出21金维他的暴利程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民生健康多维元素片(21)的单位成本分别为0.1096元/片、0.1067元/片、0.1007元/片,意味着规格为100片/瓶的多维元素片(21)除包装费、销售费用等后成本费用仅为10.07元/瓶,但终端销售单价为69.80元/瓶。 民生健康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多用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一环,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成本1毛钱1片的产品,能够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多大的好处的值得怀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民生健康在研发投入非常少,2019-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704.12万元、1729.59万元、2406.82万元,分别仅占同期总营收的4.86%、3.94%、4.92%。 相比之下,民生健康在销售费用投入上出手更“阔绰”,同时期民生健康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21亿元、1.7亿元和1.8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52%、38.66%和37.74%,其中广告支出金额分别为 5722.03万元、9542.58万元和9152.23万元,三年时间累计花费2.44亿元打广告。重营销轻研发,民生健康难逃收“智商税”之嫌。 IPO前突击分红三年利润 关联收购疑点重重 2019年-2021年,民生健康净利润分别为4369.12万元、5071.86万元和7022.43万元,三年累计净利润1.65亿元。 而就在IPO前夕,2021年民生健康却一口气现金分红了1.5亿元,把近三年的利润几乎全部分完。以民生健康的实际控制人为竺福江、竺昱祺父子持有92%的股权比例估计,这笔分红中有约1.39亿元进了竺福江、竺昱祺父子的腰包。 在“掏空式”分红之外,还有一笔关联收购值得注意。2020年,民生健康以避免同业竞争并将公司产品体系拓展至益生菌系列为由收购浙江民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健康科技”)全部股权。 而民生健康科技也是民生药业全资子公司,也是竺福江控制的公司。2020年11月,双方同意以2800万元的交易对价进行收购,并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然而2022年3月,双方将交易对价调整为4650万元,依据是一份天源评报字[2021]第0285号《资产评估报告》。 调整后的交易对价较调整前增加1850万元,同比增长66.07%。然而在这笔关联收购中,被收购对象是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2019-2020年,民生健康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亏损781.38万元和130.08万元。 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民生健康何以开出了4650万元价格?恐怕也只是为了掏空上市公司,是否涉嫌利益输送值得怀疑。 花式掏空上市公司后,民生健康狮子大开口要募资4.65亿元,几乎是近三年利润的三倍,主要投入项目皆为技改项目,仅仅是技改是否需要4.65亿元也值得怀疑。 从招股书看,民生健康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多维元素片(21)2019年至2021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14%、81.50%和101.97 %,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2020年投产产能利用率仅为18.13 %,2021年产能利用率为55.12%。(来源|商业华观)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加基金配置周报:海外压制暂缓,关注国内政策演变
- 韩媒:首尔市中心爆发大规模追悼烛光集会,参加者近6万人
- 刘煜辉:这八个字来概括A股新一代价值的锚 “锚的树立”就是大量10倍股出现的过程
- 职场人没有“午休自由”
- 卡塔尔世界杯丨梅西否认受伤传闻
- 马斯克打造“海外版微信”,成功可能性有多大?
- 刘煜辉谈“周五股市大涨”:部分板块右侧早就已经走出来了
- 马斯克入主推特:蓝色小鸟将飞向何方
- 武商集团回应传闻公司要被银泰收购:请勿信谣传谣
- 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 通胀创40年新高 英国伦敦爆发大规模抗议
- 进博之星|5G车载移动介入手术室亮相进博会,为全球首展
- 理光推出新款APS-C画幅单反,宾得K-70是你吗?
- 王稳: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定产业链必不可少
- 中国东航签下民航采购“首单” “购物车”总金额超去年
- 世界开放走到十字路口:开放指数继续下跌,产业链加速重塑
- 一张图:交易品种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2022/11/23周三)
- 新一轮疫情防控定调,券商称符合市场预期
- 2025年北京现代燃油车将全面混动化 达到年销30万辆规模
- 招贤纳士|华夏银行2022年中层管理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 搜索
-